慢性自發性蕁麻疹 症狀難纏

國人一生中約有二十三‧三%的機會發生蕁麻疹、平均每四人約一人具風險,除了源於食物、藥物過敏的急性蕁麻疹以外,也有需要長期治療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SU)。林口長庚醫院皮膚部皮膚免疫科藥物過敏中心主任陳俊賓醫師指出,發病期間,如同蚊蟲叮咬的「紅、腫、癢」症狀可能纏身數十年。患者不僅會因為紅、腫症狀而改變外觀、影響自信,難以忍受的癢感還會衝擊工作、睡眠、親密關係。整體而言,逾半數患者處於高度精神壓力,精神壓力僅略低於癌症。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好發年齡為二十至四十歲,女性發病比例約為男性的兩倍,全球約四千萬名患者,我國則有二十至二十五萬名。屬於自體免疫系統失調的疾病,與外在過敏原無直接相關,但過敏原、壓力大、焦慮等情緒可能誘發或加重。發病期間,患者體內的免疫細胞異常分泌會引起血管擴張、組織腫脹的組織胺,造成風疹塊與血管性水腫,進而引起「紅、腫、癢」三大症狀,這些症狀往往會在一、兩天內消失,但很快又會出現在不同部位。因症狀很容易被視為吃到不新鮮食物的偶發性過敏反應,患者往往要在發病五個月後才會進入正規療程,平白忍受了將近半年的疾病。提醒民眾若突然且反覆出現三大症狀超過六週,就有可能屬於慢性自發性蕁麻疹,務必要到大型醫療院所進行檢查與治療。

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衝擊絕非單純的外貌改變、癢感而已,舉例而言,隨著求職季節的到來,接踵而來的面試壓力、焦慮,可能提升發病風險,若病灶發生在臉部,如:嘴唇腫脹、起紅疹等,無疑會衝擊患者的面試信心。順利進入理想公司後,難以抑制的癢感也將成為工作阻礙。據研究,每五人約兩人因癢而工作表現不彰,生產力也下降兩成以上;不僅如此,有二十一‧九%患者因病而遲到或缺勤,其中更有高達三十七‧五%患者每週請假時間超過一天,工作表現與收入無疑都會受到影響。以上述提及的個案為例,該護理師正是因為癢如螞蟻爬滿全身導致長期睡眠不足,陷入易遲到、難專注上班的窘境,讓無法一展所長的她採取偏激手段控制癢感。另外,空服員、機長、駕駛員等工作需要專注、不容遲到的個案,常常在診間崩潰表示,疾病對工作造成極大負擔,甚至常常被主管關切,讓他們備感壓力。

陳俊賓主任進一步指出,除了工作表現以外,逾半數患者癢到睡不好,焦慮與憂鬱的風險更是常人的一‧七九倍與一‧六一倍。除此之外,在親密關係層面,每三位女性患者中就有兩位具有性功能障礙、高達六十七‧九%。整體而言,逾半數患者處於高度精神壓力、僅略低於癌症。若無法有效控制疾病,患者的人生有如籠罩在紅色警報中,隨時可能陷入「紅、腫、癢症狀發作→外貌改變、難以專注→失眠、壓力、焦慮、憂鬱→症狀加劇」的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