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勞動人口減少、少子化...未來無法維持經濟基礎!日中韓峰會重啟聚焦共同問題

 

日中韓三國近日在首爾舉行三國領導人會談,《日經新聞》報導,該會談聚焦東亞經濟和安全保障相關課題,共同的議題是人口減少和少子老領話,勞動力人口減少、擔憂未來無法維持目前的經濟基礎,這也是恢復領導人會談的原因之一。

 

以下為《日本經濟新聞》全文報導: 

 

日中韓峰會重啟,透過數據分析,聚焦經濟停滯等共同面臨問題

 

中日韓5月26日~27日在首爾舉行的三國領導人會談成為討論東亞經濟和安全保障相關課題的平臺。4年半後重啟會談的背後,存在各國面臨的人口減少問題和經濟停滯的背景。通過數據分析了三國面對的情況。


中日韓共同的課題之一是人口減少和少子老齡化。日本的總人口為1.2億人,中國為14億人,韓國為5000萬人左右,雖然規模不同,但都進入了減少局面。日本的人口從2011年開始持續減少。韓國2021年開始減少,中國2022年開始減少。


由於勞動力人口減少等原因,有未來將無法維持現在的經濟基礎的擔憂。增加人員交流、激活相互的經濟和社會活動將成為領導人會談的主要議題。


觀察目前的經濟狀況,停滯感強。在此前經濟表現良好的中國,出現了以房地産低迷為起點的需求不足和地方財政惡化。


從2023年國內生産總值(GDP)的世界份額來看,中國為16.9%,排在僅次於美國的第2位,但是與2021年(18.3%)相比有所下降。而日本則被德國超過,降至第4位。


領導人會談將確認自由貿易的重要性。即使美國和中國的對立加深,日韓也無法在經濟上與相鄰的中國完全割裂。


對日韓來説,中國是佔到貿易總額20%左右的最大貿易夥伴國。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日本位居第二,韓國位居第三。對中國來説,美國是最大的貿易夥伴。對日本來説,美國是第二位,第三是澳大利亞。而對韓國來説,第二位是美國,第三位是越南,第四位是日本。


如果彼此的經濟合作不能順利進行,有可能在中日韓的框架內導致經濟停滯。這也是恢復領導人會談的原因之一。


中日韓三國均參加了2022年生效、在東亞創造出佔世界經濟30%的自由貿易圈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


受到美國出口管制和關稅上調影響的中國還希望儘快達成中日韓自由貿易協定(FTA)。


日韓對中國軍事能力擴大警惕有所提高,希望通過對話敦促中國保持克制。2023年版的《日本防衛白皮書》透露,中國擁有97萬人陸軍兵力,即使將韓國的42萬人和日本的14萬人加起來,也相差1倍左右。


中日韓領導人在2019年會談後,2022年發生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入侵,朝鮮在核導彈開發方面取得了進展。隨著中國、俄羅斯和朝鮮的接近,國際秩序正在發生變化。5月23日~24日中國圍繞台灣進行了軍事演習等,日本近海的緊張局勢也在增加。


日韓能在多大程度上向中國傳達擔憂將成為關注點。


中國國家外匯管理局的統計顯示,2023年來自外國企業的直接投資同比減少8成。對中國來説,能否通過與日韓的對話抑制緊張局勢的加劇,促進來自日韓的投資也是課題。

 

 

圖片來源:民視新聞

 

原文網址:憂勞動人口減少、少子化...未來無法維持經濟基礎!日中韓峰會重啟聚焦共同問題

掌握時事,鎖定放言

更多放言報導
《風起王城》四部曲交響樂全球首演,作曲家石青如帶領聽眾走進時光隧道,一覽專屬臺南的歷史文化!
台美合作共贏!翁章梁率隊帶領無人機產業拓展國際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