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北韓與俄強化合作 南韓考慮援烏殺傷性武器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20日專電)北韓與俄羅斯在兩國峰會後宣布簽署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南韓政府今天表達強烈譴責,並表示將重新考慮是否向烏克蘭提供殺傷性武器。

南韓政府今天舉行國家安全會議(NSC)常任委員會會議後發布聲明,就北韓與俄羅斯簽訂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強化軍事、經濟合作表達憂心與譴責,批評兩國在韓戰及俄烏戰爭中都是首先挑起戰事的一方,卻以國際社會先發起攻擊為前提簽署條約,實為將責任轉嫁國際社會的詭辯。

根據北韓中央通信社(KCNA)刊出的條約內容,北韓領袖金正恩與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簽署的條約中,若一方面臨武裝侵略,另一方將提供所有可用的軍事援助,且兩國都不會與第3國簽署侵犯對方利益的條約。

南韓政府聲明強調,無論直接或間接協助北韓強化軍事能力的行為,都屬於違反聯合國安理會決議、會受到國際社會監督與制裁的範圍,「尤其是作為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俄羅斯自己違反制裁北韓決議,向北韓提供支援,危及我國(南韓)安保的行為,一定會對南韓與俄羅斯關係造成負面影響」。

為因應俄羅斯與北韓軍事合作帶來的威脅,南韓政府除追加公布制裁涉及兩國輸送武器、油料的4艘船、5個單位及8名個人外,今天也決定增加243個管制對俄出口品項,共計1402個品項,並重新檢討是否向烏克蘭提供殺傷性武器。

南韓至今維持不向烏克蘭提供殺傷性武器的原則,僅提供非軍事物資。重新檢討相關立場的決定,應是為因應俄羅斯和北韓可互相援助軍事武器的約定。

韓聯社引述南韓總統辦公室高層官員報導,除了一般殺傷性武器外,對烏克蘭的武器支援「還有很多選項」,包括精密武器等俄國所不樂見出現在烏克蘭手中的武器。也有意見指出,南韓政府可能提供有助防禦俄羅斯飛彈或清除地雷的防禦性設備。

對於這次俄國北韓峰會成果,南韓官員說,北韓1961年與蘇聯簽訂的條約約定互相「無條件透過所有手段提供軍事或其他支援」,這次條約因受聯合國憲章及國內法規範,還有緩衝空間,同盟意味沒有當年那麼強,但在相互支援領域中納入軍事看來,兩國關係已接近同盟水準。

南韓官員指出,金正恩在會後宣布與俄國關係升級為「聯盟等級」,但蒲亭卻未提及「同盟」字眼,顯示條約內容仍有待確認。(編輯:郭中翰)113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