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中國挑戰!美國海軍探索海上重裝垂發彈藥可能 節約脫離戰場時間

美國海軍10月4至7日在加州聖地牙哥海灣進行一項最新測試驗證,首次使用近海支援船為先進的「勃克級」驅逐艦補給垂直發射導彈。   圖:翻攝US Navy
美國海軍10月4至7日在加州聖地牙哥海灣進行一項最新測試驗證,首次使用近海支援船為先進的「勃克級」驅逐艦補給垂直發射導彈。 圖:翻攝US Navy

[新頭殼newtalk] 《美國海軍學會新聞網》(USNI News)報導,美國海軍10月4至7日在加州聖地牙哥海灣進行一項最新測試驗證,首次使用近海支援船為先進的驅逐艦補給垂直發射導彈。如果測試驗證可行,將使美軍主力水面作戰艦艇省去返港裝填彈藥來回運動時間,有利於應對太平洋水域廣大戰場的挑戰,減少給予敵人喘息的機會。

報導指出,美國海軍派出「勃克級」(Arleigh Burke class)驅逐艦「史普魯恩斯號(DDG-111)」與近海支援船「MV Ocean Valor」進行這項測試驗證,原定完成聖地牙哥海灣測試後會轉往海況較為複雜的公海進行進階測試,但最後因氣候因素及安全問題取消。負責的官員強調,這次的測試並沒有使用實彈,有空置模組、仿彈體實重模組,主要在測試「艦對艦轉移」及起重機吊桿操作訓練,這在搖晃的海面是很困難的作業。

海軍官員表示,原始的「勃克級」艦有安裝垂直發射系統重填裝裝置,但評估現實狀態下有95%海況下難以操作,且艦載再裝填起重機僅能吊掛2噸以下彈藥,無法滿足全系統再裝載,因此在Flight ⅡA批次後取消艦上再裝填起重機,增加6個垂直發射器管位。這使得艦艇如有再裝填彈藥的需求,就必須返回有彈藥庫存、有起重機具的港口進行補給,從戰場脫離返港補給再投入戰場,這將使水面艦隊失去數日甚至數週的部份戰力,特別是如果敵人返港距離較近,則對美軍的狀況更為不利,例如在西太洋水域的南海、東海。為此,美軍才研究想要利用補給艦或支援船協助「前進」運送再裝填彈藥。

但海軍官員也坦承,事情並不是想像中的簡單。首先是海上作業的難度高於岸基作業,不穩定的狀態可能造成設備毀損,設備毀損的修復時間和花費,可能倍數於返港補給;其次,「艦對艦轉移」需要安全水域,艦隊必須安排其他防空、反艦、反潛艦做周邊安全維護,同樣也是戰力損失;第三,承載再裝填彈藥的補給艦或支援船,在敵人眼中就是高價值攻擊目標,會動用遠程飛彈進行攻擊,所以必須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而遠離戰場,如此一來,是否能達成縮短岸基補給時間差的目標就必須再評估。雖然提出構想者認為,在廣大的西太平洋水域,如果驅逐艦必須返回橫須賀、關島、夏威夷或到澳洲才能獲得再裝填,能在第2或第3島鏈中部署再裝填船是利大於弊;但美軍是否會實際在海面上進行垂直發射導彈福給,甚至建造海上重新裝載艦船,可能還得經多次測試,綜合檢討報告後再做決定。

「勃克級」Flight ⅡA批次後艦配置兩組MK-41載垂直發射系統模組,艦首有4組8聯裝共計32發射管,而後部8組8聯64發射管裝垂直發射器,合計有96枚各式垂直發射導彈,可使用BGM-109戰斧巡弋飛彈、RIM-174標準長程飛彈、RIM-161標準三型飛彈、RIM-162海麻雀防空飛彈、RUM-139 阿斯洛克反潛飛彈、RIM-66標準二型中程防空飛彈、RIM-174標準六型遠程防空飛彈及AGM-158C遠程反艦飛彈,兼備攻陸、攻海、防空、彈道防禦等多種能力。

更多新頭殼報導
美智庫首次評定美軍事實力「弱」 眾議員憂2027年中國武統台灣
金正恩又要射彈抗議了! 美、韓將在朝鮮半島上空大規模軍演 250 架軍機參與

美國海軍派出海上導彈再裝填驗證作業近海支援船「MV Ocean Valor」   圖:翻攝US Navy
美國海軍派出海上導彈再裝填驗證作業近海支援船「MV Ocean Valor」 圖:翻攝US Nav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