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Kim》亞洲首演 探問移民第二代身分認同

《我的名字,Kim》台南藝術節亞洲首演,跨界演繹越南移民的生命故事,探問移民二代心境與身份認同議題。(Stephan Floss 攝/聚合舞提供)
《我的名字,Kim》台南藝術節亞洲首演,跨界演繹越南移民的生命故事,探問移民二代心境與身份認同議題。(Stephan Floss 攝/聚合舞提供)


近幾年因為發表「身分系列」作品,在德國與台灣受到矚目的跨域創作團隊「聚合舞Polymer DMT」,今年將於11月9日、10日在台南藝術節亞洲首演舞蹈影像作品《我的名字,Kim》,透過來自不同地方、有著移民第二代背景的表演者一同站上舞台,以融合影像、舞蹈、戲劇等形式,探問移民第二代年輕人尋找自我認同過程中的挑戰與掙扎。

「聚合舞Polymer DMT」是一個同時駐點在德國與台灣的跨域創作團隊,這幾年與德國指標性2大劇院「帕克表演藝術編創中心PACT Zollverein」及「德勒斯登赫勒勞歐洲藝術中心HELLERAU–Europäisches Zentrum der Künste」合作,完成「身分系列」作品,最新作品《我的名字,Kim》就是該系列的第三部曲。

《我的名字,Kim》由旅德藝術家羅芳芸擔任主要創作者,改編自越南裔德國記者與作家 Khuê Pham 的半自傳小說《無論你們身在何方》(Brothers and Ghosts),結合舞蹈、影像與戲劇,以全新視角講述越南移民家庭的生命故事。

羅芳芸受訪時強調,整個作品不單純只是講越南移民家庭的故事,由於舞台上的表演者包含5位舞者,都具有移民第二代背景;另外,小說原著作者也會站在台上朗讀自已的作品,因此作品中會有各自移民故事的交錯。例如其中一位芭蕾舞者的父母在越戰時逃到烏克蘭定居、生活,但現在俄烏爆發戰爭,二代又被迫逃到德國,像是家族人生輪迴;另外一位德國人自小跟著家人到日本讀書、生活,一直到大學才回到德國,這種類移民的複雜心境,以及圍繞著第二代移民在異地的自我定位、在不斷變動的環境中如何共存的議題,正是《我的名字,Kim》這座作品想要探討的。羅芳芸:『(原音)這個思考裡面,移民不只是從東方到西方,或者是我們所謂的不管哪一種意識形態的之間的流轉,它其實就是整個世界。我們現在全球化的世界,它其實是都一直流動的,所以東方到西方、西方到東方、南方到北方,任何一個方向,它都是存在在我們的生活周遭。』

由於5位舞者的舞蹈背景不同,有人是跳街舞,有人是芭蕾舞或現代舞出身,羅芳芸說,如何融合、又能在不同生命故事中適當以不同的肢體風格呈現,是他們在排練過程中最大的挑戰。

《我的名字,Kim》於11月9日至10日在台南藝術節亞洲首演後,緊接著16日至17日將受邀到桃園鐵玫瑰藝術節登場,並於11月29日、30日到德國埃森帕克表演藝術編創中心完成今年度最後一場現場演出。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拜登對印度「仇外心理」評論 印度外長拒絕接受
讚揚移民貢獻 拜登批中日印度仇外限制經濟成長
不只認識一段台灣歷史 《尋找湯德章》展開探尋身份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