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躺在沙發上,卻感覺像下沉…」長照界名人林金立公開如何與憂鬱症過招

長泰老學堂健康照顧體系執行長林金立旗下有8家長照機構,曾身兼許多要職,但在發現自己得了憂鬱症之後,感悟名片頭銜不代表一切,責任來了也不一定要自己一肩扛起。他坦然分享自己生病了,現在雖仍持續治療,但生活已恢復如常,與疾病和平共處。

2年前,49歲的林金立和平常一樣,固定在晚上11點~12點間睡覺,卻總是半夜2點就驚醒過來,然後再也沒辦法睡著,他1天只能睡2小時。

原以為沒什麼關係,持續2個月後卻發現不太對勁,「覺得身體的能量好像不見了,我原先是開會和授課很多的人,卻不想去開會、不想去授課、不想和別人講話,可是我要面對的事,卻需要和別人溝通。」

身體能量不見了,躺在沙發上卻有如往下沉,無法回答別人對話

林金立總是對自己說:「我再忍一下,應該還可以。」那些日子,他不敢開車,怕注意力無法集中,總是請同事開車或坐計程車;而當時台灣疫情並不嚴重,他出門一定戴帽子和口罩,才覺得有安全感。

同時也是同仁仁愛之家董事長的林金立,從27歲投注於老年人照顧超過20年,看過機構內老年人的憂鬱症狀,他自認是個病識感很強的人,直到有一天,「我躺在沙發上,有一種向下沉的感覺,動彈不得,聽得到別人的聲音,卻答不出話來。」他驚覺自己可能生病了,如果不去就醫,事情會變得嚴重。

遵醫囑服藥,瞭解服藥後病程進展,生活的力量慢慢恢復

他連忙求醫,醫師根據他形容的症狀,診斷並非短暫的壓力過大,應是憂鬱症,就開立藥物給他,林金立也坦然服藥。「和醫師溝通很重要,我會問,吃了這個藥以後,病程會怎麼變化?藥要吃多久?療效是如何作用?」林金立於是1週、2週觀察自己,也發現身體漸漸有好轉。

林金立發現,「原來的生活力量回來了!」醫師告訴他,大腦還健康時自己可以調適,但是睡不好,大腦一直運轉會感到疲累,自己調適並不容易,有些重度憂鬱症患者,會連呼吸都不想。於是他遵照醫囑服藥後,1天可睡到5~6小時,雖然睡眠仍深深淺淺,總算有休息的感覺,也不會半夜突然驚醒了。

身兼多職 頭銜多責任也重,壓力源無所不在

發病的當時,林金立身兼多職,旗下有8家長照機構,並有近400名員工,身兼行政院長期照顧推動小組委員、衛生福利部顧問、居家服務策略聯盟與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理事長等要職,許多的頭銜,許多的責任,他形容自己日行500里,每天工作超過12小時。

( 右一是林金立,他和長者們留影。圖片來源 / 林金立提供)

「那時有些公事和私事,我必須要解決,但是有些事情即使自己努力,也無能為力」,那種壓力源和恐懼感,無時無刻存在,讓林金立在求醫之外,也採取了行動,讓他得以專心對抗疾病。

責任來了不一定要扛 沒有自己,別人也做得好

首先是他擔任6年的居盟理事長,總算可以卸任,以前他認為責任到了就扛,後來改變想法。林金立自承心理生病,「精神和言行舉止都不一樣,周遭的人也應該看得出來,自己壓力已夠大,還要在別人面前硬撐並不好,」他明白告訴同事他的狀況,並要他們自己處理好工作上的事,結果同事反而把工作處理得更好,「突然我變輕鬆了。」

他的第二個行動是假日不出門。以前他的週末總是排滿別人邀約的講課,礙於人情世故無法拒絕,就算連假也常在寫計劃書或回覆事情中度過,幾乎24小時處在高壓節奏中,於是他下決心,把假日留給自己,不是放下責任,而是找到生活節奏感,有時快有時慢。

林金立在政府推動長照2.0政策時,常接受媒體採訪,也應邀當評鑑委員,別人對他恭敬,「我就以為我很厲害,可是我會省思這不是我愛做的,或感到心虛,其實有些事只是動嘴講,還是原地打轉。」他自我心理剖析,個性要求完美,可能也因此生病。

不要害怕示弱 名片頭銜不代表一切

「不要怕示弱!」林金立走過這一遭,他深感名片頭銜愈高的人,愈不敢說自己心理生病,怕影響社會地位和形象。他勇於公開,是為了鼓舞他身邊正在遭受這種苦痛的朋友,也有科技業朋友向他坦言也生過這類疾病。

現在,林金立會在假日吃米粉湯配1顆魯蛋,閱讀和工作無關的科幻類、宗教類翻譯文學,雲林斗六的住家有塊空地,飼養30多隻觀賞雞,一隻名為「奶茶」的公雞常陪他讀閒書。

( 林金立飼養的觀賞雞「奶茶」,陪他一起讀書看資料。圖片來源 / 林金立提供)

醫師提醒林金立,大腦生病和身體生病不一樣,特別是年過50歲,腦細胞復原力不如年輕人,就像腳扭傷了,天氣一變壞就痠痛,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復原,但林金立找到方法與疾病和平共處。

延伸閱讀:

失眠怎麼辦?專家解決失眠10方法,失眠原因一次看

你是否已掉入憂鬱症漩渦?17個警訊立即檢視

對抗產後低潮 林可彤:媽媽,你不用什麼事都做到最好!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