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印太友盟並肩聯防 抗衡北京威權擴張

◎董慧明

中共威權主義擴張、軍事強硬的施壓,已成為印太區域內利益攸關國家的最嚴峻安全挑戰。為共同抗衡威脅,美、日、菲、澳、法、德等印太友盟國家,紛紛展開深化安全軍事合作的行動;其透過聯合軍演、情報分享,以及武器部署等多層面的並肩聯防,彰顯團結決心、制定更緊密應對策略,以確保印太地區穩定與和平的作法,殊值關注。

首先,美菲「肩並肩24」軍演甫於日前結束,今年為期3週的跨國聯演,兩國動員1萬6717兵力參演,規模堪稱歷年最大;演習納入澳洲國防軍(ADF)、法國海軍,為另一亮點。操演課目從網路安全訓練、資訊戰,到「高機動砲兵火箭系統」(HIMARS)、105公厘榴彈、機動火砲射擊,以及擊沉目標船艦,展現美菲軍事互信與堅定的軍事同盟關係,為區域提供強有力的安全保障。

除避免南海緊張局勢升級,友盟國家建立多重安全與軍事合作機制,亦為建立亞太第一、二島鏈防禦優勢重點。其中,日本參議院近日通過設立「統合作戰司令部」,提升美日指管作業效能;自衛隊與美軍頻繁互動、共同演訓,體現在印太安全體系中的積極角色。日方也證實,美國海軍將派遣2架MQ-4C「崔萊頓」(Triton)無人機進駐沖繩的美軍嘉手納基地,擴大海上偵察範圍;此軍事部署再加上日本航空自衛隊「偵察航空隊」裝備的RQ-4B「全球鷹」(Global Hawk)無人機、MQ-9「死神」(Reaper)無人偵察機,勢將大幅增進美日情報共享與互通性。

其次,北約重要成員國之一的德國,也派遣2艘巡防艦參加美國主辦之「環太平洋」(RIMPAC)軍演,明年則將派遣陸軍與日本陸上自衛隊進行聯演。德國的舉措,象徵北約加強與印太國家進行安全對話交流並非虛言,也透露出德國在國際戰略平衡,以及促進印太安全方面,正著手擴大國防投資與德軍編裝重整,逐步形成遏止潛在威脅的有效嚇阻力。

這些雙邊和多邊安全合作機制,顯示國際間與印太民主理念相近國家,共同遏制威權勢力擴張、降低潛在衝突風險,以及促進地區安穩的立場愈益明確。此一區域內外國家之間的緊密聯合,預示著未來民主陣營國家的互信和合作,構築更具韌性的安全網絡,將成為區域和平的基石。特別在南海、臺海、東海等關鍵戰略安全點的投入,將對任何片面改變現狀、挑釁舉動,以及挑戰國際法與國際秩序的行徑,形成有力的制衡力量,共促印太地區的繁榮與安全。(作者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