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快評】菲「中」南海過招 我領土主權不容挑戰

◎董慧明

南海情勢再趨緊張,菲「中」雙方較勁已從海上軍警對峙延伸至法律論戰。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上週簽署《菲律賓海洋區域法案》、《菲律賓群島海道法案》,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與2016年的「南海仲裁案」裁決納入其國內法制架構;這兩項重要法案界定了聲索海域範圍,並宣稱建造於海事區域內的人工島歸屬國有。

菲律賓的立法舉措,實為對中共在南海積極擴張的法律制衡。然而,此舉引發北京方面強烈反彈,先是公布黃岩島(又稱民主礁)領海基線、公告64座南海島礁的「標準名稱」、標定16個經緯度座標;隨後共軍南部戰區亦宣布派遣海、空軍赴黃岩島及周邊區域執行戰備警巡任務,欲以軍力展現對南海主權的強硬態度。對此,菲國國家海事委員會指責中共違反國際法規定,不僅在法理上沒有效力,也指出中共此舉是2012年非法占據黃岩島的後繼行為。

面對菲「中」法律戰升級,我外交部第一時間提出嚴正聲明,重申對南海問題的「三大基本立場」,強調無論是菲律賓的海洋法案,抑或是中共劃設黃岩島領海基線與命名島礁的做法,皆不影響南海諸島係屬中華民國領土的事實。根據行政院公告,我國對南海諸島的領土主權及相關海域,享有依據國際法與海洋法的合法權益,並且支持南海航行與飛越自由。基於「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理念,我國主權立場不會因任何國家的片面主張而有所改變。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南海爭端已非單純的雙邊衝突,而是涉及區域穩定的多邊議題。法國近期宣布將提供菲律賓4.83億美元軍事援助,支援其南海防衛計畫,並承諾予以物流與基地設備支援,顯示歐洲大國不會坐視中共的地緣政治擴張行徑。美國和菲律賓的同盟關係也在軍事層面不斷深化,使區域戰略平衡呈現新態勢。

再以印尼產學界於本月5日舉辦之「亞洲共同體」論壇為例,與會的東南亞國家學者與軍方代表皆強調對話機制的重要性。包括2023年9月由東協成員國部隊首次於印尼巴淡島舉行的聯合軍演,均充分顯露戰略夥伴間深化國防合作,穩定區域局勢和化解歧見的決心。

基於維護區域和平,我國除呼籲南海各主權聲索國保持克制,深化多邊對話機制,亦希冀建立更具包容性的爭端解決平臺,讓臺灣以平等地位參與相關對話,共同探討南海議題可行解方。此外,我國將秉持「四點原則」、「五項作法」推動區域合作,並在堅持主權前提下,為南海和平貢獻力量。

南海攸關區域繁榮與穩定,我國應持續強化太平島的人道救援能量,扮演務實與負責任的角色,以降低區域緊張,為促進各方對話作出貢獻。面對紛歧,唯有以理性態度進行建設性對話,方能有效降低衝突風險,維護區域安全與穩定。

(作者為國防大學政戰學院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