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三警訊 央行恐祭第六波打房

新青安助攻房市,中央銀行五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卻愈打愈旺,央行總裁楊金龍6日在立院備詢時坦言,房市有三大警訊。(劉宗龍攝)
新青安助攻房市,中央銀行五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卻愈打愈旺,央行總裁楊金龍6日在立院備詢時坦言,房市有三大警訊。(劉宗龍攝)

新青安助攻房市,中央銀行五度調整選擇性信用管制措施卻愈打愈旺,央行總裁楊金龍6日在立院備詢時坦言,房市有三大警訊,一是房價居高不下、二是國銀不動產放款總額逼近《銀行法》規定上限,即存款的3成,三是國銀不動產放款占整體放款比率偏高。是否暗示第六波信用管制箭在弦上?下周四見真章。

國內房價愈打愈高,央行日前主動找房仲與銀行「喝咖啡」,透露出研擬新一波信用管制的想法。楊金龍昨表示,央行實施信用管制以來,都會例行性請銀行、專家學者、房仲開會,討論、分享意見,倒不需特別放大檢視這次會議,因為不是很特別。

楊金龍坦言,央行相當關心房價,每一次理監事會都會討論,下周當然也會,目前確實發現三警訊,一是房價居高不下;二是根據《銀行法》72-2條,商業銀行辦理住宅建築及企業建築放款總額,不得超過放款時所收存款總餘額及金融債券發售額的30%;以及銀行不動產貸款占總放款比率,這些都是居高。

目前市場上認為,央行將祭出兩大措施來降溫房市,一是把豪宅門檻比照財政部拉低,二是直接對第二套房貸出手,把目前11個「管制區域」的成數,從7成再降至6成,等於購屋者必須拿出更多的自備款,如此對於經濟能力較受限族群,將是一大重擊。

行庫主管表示,調降豪宅門檻「上次理監事會,總裁就解釋過了」,因央行與財政部對高價住宅認定有政策目的、調整方式、適用範圍不同等三大差異,主要是避免過多資金流向不動產,防範借款人過度擴張信用,這與財政部為減少避稅空間不同,所以調整意義不大。

至於調降放款成數,行庫主管認為,政府推新青安優惠房貸助攻房市,與打房政策背道而馳,以五大銀行第一季新承作房貸統計資料來看,光新青安金額高達933億元,占比近40%,無疑成為推升這波房地產買氣主因,央行若無法克服新青安這個「大魔王」,都是白搭。

國庫署官員則解釋,目前新青安房貸餘額占整體房貸餘額大約是8.73%,對市場影響力甚小,被指稱助炒房,實是遭到「汙名化」,新青安立意良善,主要目的是協助青年買房,因應民眾的「剛性」購屋需求。不過,財政部仍會繼續請公股銀行精進審核與貸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