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族平均「揹債千萬」翻倍創新高、利率拉高到2.5%-3%...解約案件頻傳,房價有可能翻轉嗎?

▲房貸族平均揹債1016萬,創歷史新高。圖/中信房屋提供
▲房貸族平均揹債1016萬,創歷史新高。圖/中信房屋提供


全台房價不斷攀升,桃園青埔房價每坪76萬創新高,超過竹北新成屋每坪75.8萬,台中、高雄、台南房價今年以來也屢傳紀錄,高房價讓民眾在購屋時需要更高的財務槓桿,增加房貸需求。

依據財團法人金融聯合徵信中心的資料統計,今年第2季度新增房貸件數達65,143件,平均購屋總價鑑估值為1,399.8萬元,平均房貸金額達1,016萬元,均創下歷史新高。

其中,平均房貸金額首次突破千萬大關,顯示出購屋民眾面臨的壓力之重。

房仲觀察六都和新竹縣市,只有桃園、台中、台南及高雄等四都,平均房貸負擔仍能千萬元有找,其中又以台南及高雄,為各都房貸壓力指數最小的城市。

而在銀行收緊房貸資金後,買方進場信心大受干擾,近期解約案件更是頻繁發生,引發市場一陣恐慌,儘管央行要求銀行優先放貸給自住及首購族群,但銀行仍受到「不動產放款天條」的限制,操作空間相對有限。

和10年前相比,房貸申貸件數增加29,291件,增幅達81.7%,幾乎翻了1倍,平均購屋總價鑑估值增加404.9萬元、增幅40.7%,平均房貸金額則增加339.9萬元、增幅50.3%。

新青安、股市助攻 前2季房市熱賣

中信房屋研展室副理莊思敏表示,在新青安、股市獲利、通膨預期、科技題材、新案交屋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第2季的房市熱度延續第1季的強勁。

根據內政部統計,今年第2季度全台建物買賣移轉棟數達95,765棟,相較於去年同期的74,651棟大幅增加21,114棟,增幅28.3%。隨著房市交易量持續攀升和房價的持續上漲,申貸件數、平均購屋總價鑑估值及平均房貸金額也同步創下新高。

她指出,目前國人平均需要承擔約1,016萬元的房貸,相較於2015年第二季度的676.1萬元,增加339.9萬元,成長幅度超過5成,房貸族壓力明顯加重

房貸,千萬
房貸,千萬

央行要求放款自住、首購 銀行仍受限制

莊思敏表示,由於房價的急劇上漲直接推高了每筆房貸的金額,進一步加劇不動產放款比率的提升,使央行不得不提高警惕,下令要求國銀降低房貸水位。

在銀行收緊房貸資金之後,不僅買方的進場信心大大受到干擾,近期解約案件更是頻繁發生,引發市場一陣恐慌。儘管央行要求銀行優先放貸給自住及首購族群,但銀行仍受到「不動產放款天條」的限制,操作空間相對有限。

她觀察,部分銀行現在已經暫停收件,仍然提供貸款的銀行,核貸流程也變得更加嚴格,市場利率區間更是已上升至2.5%-3%;新申貸的購屋族每月需要負擔的房貸支出也會隨之提高。

七都房貸金額爆表 台中倒退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去年8月新青安政策上路,受惠優貸助攻,首購買氣需求大爆發,加上疫後經濟復甦、股市看俏,均為房市景氣添柴火,帶動房貸量體逐季攀增。

去年上半年,新增房貸件數單季約在3~4萬件左右,去年Q4至今年第1季一舉站上5萬件,Q2更是衝破6萬件。

觀察六都及新竹縣市第2季新增房貸表現,相較台中市第1季鑑估值1,329萬,本季呈現倒退狀況,其餘七都平均鑑估房價,以及平均背負房貸金額均已爆表,創下史上最高點。

千萬,房貸
千萬,房貸

上半年房市熱絡 推升房市價量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台中第1季受新案交屋潮助攻,帶動房價鑑估值衝上史上高峰,加上每季可能受中古和新屋申貸物件比重影響鑑估值,台中第2季房價鑑估值雖呈微幅下修,不過平均房價水位仍位居歷年高點,未必是房價出現下修。

李家妮指出,近年全台房市景氣熱絡,新案總銷、推案量及戶數表現均屢創新高,尤其自帶產業題材、公建利多的城市,整體房市價量表現也更為亮眼,以第2季新增房貸件數,包含新北、桃園、台中及台南、高雄等縣市,同樣締造新猷,足見房市景氣熱度。

南二都雖房貸壓力最輕,不過兩縣市受惠科技產業帶動房市買氣旺、房價增速快,房貸壓力已不可同日而語,推估未來也恐將逐步搭上千萬列車。

張旭嵐表示,7月因央行一杯咖啡引爆市場房貸荒,影響包含整批、分戶放貸進度減緩,交屋、買賣期均延長,不過政府重申首購族及對保完成的個案,將不影響房貸撥款,然而接下來還有央行第3季理監事會議,是否會祭出其他政策,美國大選的發展和台灣經貿發展,都是影響後續整體房市交易的關鍵。

相關新聞:


限貸令前交屋潮…六都8月買賣移轉14年同期新高!政府喊話後再來房貸撥款會順點?「要觀察這4件事」

銀行關上房貸大門,買方誤踩第2屋、高總價貸款成數地雷…房仲秀數字:雙北重創、交易大減3成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星巴克「買一送一」限時2天開跑,這次有星冰樂也有星沁爽,17品項一次看…北市這張券爽喝到10月
台積電落腳德國,點燃捷克、波蘭半導體夢想!兩國均派次長級官員赴SEMICON宣傳 中東歐有機會成台灣半導體供應鏈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