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痛一定是媽媽手? 醫師告訴你如何鑑別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手腕疼痛一定是「媽媽手」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復健科醫師丁睿宇表示,臨床就有不少民眾,在服藥治療後仍然持續疼痛,轉往復健科門診才發現,原來是與媽媽手截然不同的「隔間症候群(Intersection Syndrome)」在作怪。

許多疾病都會造成手腕疼痛,一般人較熟知、俗稱「媽媽手」的狄奎凡氏症也是其中之一,不過,醫師提醒,隔間症候群也會引發相似部位的疼痛,若沒有多加注意,有時不易區分。

常發生在需重複屈曲、伸直手腕者


丁睿宇醫師表示,隔間症候群又被稱為槳手腕、交叉症候群、吱吱手腕等,主要影響手腕背側伸腕肌腱第一與第二隔間,主因是第一隔間的拇指外展長肌及伸拇指短肌,在往手部延伸時會跨過第二隔間的橈側伸腕長短肌肌腱,在反覆的摩擦下導致肌腱滑膜炎。隔間症候群的患者會在手腕橈側莖突疼痛,與媽媽手的位置相近;不過,媽媽手則是上述第一隔間的兩條肌腱產生狹窄性的肌腱滑膜炎造成。

隔間症候群常發生在需要重複屈曲、伸直手腕的人身上。另外,從事划船、滑雪、球拍運動、騎馬的人也比較容易發生。男、女性並不會有發生率上的差異,而媽媽手較常發生於女性。發生隔間症候群的患者,在手腕近端靠近橈骨莖突會有疼痛與腫脹感,按壓也會引起疼痛。且在手腕、大拇指伸直時也會感到疼痛且有摩擦聲。

手臂旋前、旋後時會產生爆裂音


丁睿宇醫師指出,隔間症候群有個特殊症狀就是會有爆裂音的產生,尤其是在手臂旋前、旋後時發出,此點也可以與媽媽手來做區隔,超音波檢查也可以協助診斷。治療則以保守型治療為主,包含休息與活動型態改變,藥物可選擇非類固醇類止痛藥、普拿疼等,民眾只要有手腕疼痛的症狀,接受治療仍然疼痛的話,可考慮到醫院接受超音波檢查來查明確切的病因。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延伸閱讀】

國際趨勢!學名藥具戰略意義 專家破解學名藥迷思

想戴助聽器卻擔心價格? 聽力師全面分析

經痛很正常,錯錯錯! 她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解脫

氣喘發作才用藥超NG 醫:保養型藥物定期控制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陳其邁:我相信韓國瑜講真的
陳菊被爆獲取獻金 許崑源給的
傻眼!司法院幫新垣結衣慶生

更多健康相關新聞
早餐1杯咖啡 名醫揭9成女性「傷身3習慣」恐致命
每3人就有1人脂肪肝 3大習慣一定要改
嗑完一大盤蝦走不動? 「這病」發作可能要命
運動一定要喝運動飲料嗎? 營養師:喝錯恐傷腎
防疫大解封「血庫」卻還吃緊 北高4類血全偏低

【全民養肺】專題報導
肺部健康小測驗 你的肺知識及格嗎?
全民養肺健康100問 專業醫師來解答
肺部健康1分鐘自我檢測 壞習慣你中幾個?
癌症時鐘快轉16秒 正視台灣新國病

今日推薦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