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市打擊無證攤販執法首日 3華社僅零星擺攤 「為生計,鋌而走險」

1日可見法拉盛仍有少數小販擺攤。(記者劉梓祁/攝影)
1日可見法拉盛仍有少數小販擺攤。(記者劉梓祁/攝影)

為應對紐約市華社在疫情後出現大量無證攤販霸占街道做生意、破壞衛生等問題,日前市府宣布加強執法,從1日起打擊無證攤販的執法單位,從市消費者和工人保護局(DCWP)改為市清潔局(DSNY);當天包括曼哈頓華埠、皇后區法拉盛和布碌崙(布魯克林),均未見有執法人員,不過明顯可見街頭攤販減少,僅有零星攤販出現。

法拉盛 小攤打帶跑

當日紐約市有降雨,並伴有大霧,直至下午才逐漸消散及有陽光出現,除了影響街頭的人流外,原本在街上的無證攤販也減少了許多,曾是法拉盛無證小販聚集地的緬街人行道上,當天大多無攤販出現,但仍有零星幾個攤販聚集在長島火車站橋下,以販賣蔬菜和食物為主,並不時向四周觀望。

其中一位蔬菜攤主表示,知道當日有新部門執法,但相信「下雨天氣,不會有人員到場」,而且蔬菜算是生鮮,不能久存,仍會有熟客前來購買,表示如果看到有人執法,會盡快收拾跑走。

另一位賣熟食的攤主稱,已經無心關心執法情況,擺攤是生計,而且食物變質需要自己承擔損失,只能鋌而走險。

布碌崙 店家認無用

布碌崙8大道的無證攤販問題同樣嚴重,面對無證攤販的威脅,有店家為了提升競爭力,將貨品擺到人行道上買賣,一度使原本就擁擠的街道更是「寸步難行」,1日當天,8大道上卻鮮少有攤販出沒,路邊商家也有諸多閉門者,街道先得比往常冷清許多。

街上店家對於市府加強執法舉措擺手回應,表示「不管用」,無論出動多少資源,都很難遏制無證攤販;該店家業者表示,影響8大道當天人潮,主要是天氣預報下雨,人流稀少。

「攤販既然擺了,那我們也不得不擺,除非大家一起不要擺」,正是因為誰都不願占下風,導致8大道占道問題陷入惡性循環。

8大道從55街大通銀行路口直至60街雙向交叉口屬於最繁忙的五個街區,平日民眾有自己在家種植的蔬菜、製作的手工藝品甚至手機貼檔口都會準時出現。

此前社區擔心,家長帶著小孩外出,孩子很容易在剎那間走失,人與人行走距離靠近,也容易淪為扒手的目標,趁不注意被摸走購物袋裡的商品、手機和錢包等。

華埠 多為合法攤販

相較於法拉盛和8大道,華埠原本的無證攤販就少,疫情期間僅在堅尼路(Canal St.)上偶爾會出現賣口罩、防疫用品的小販,另外在格蘭街(Grand St.)則有一些賣手機架、小皮件及日常用品的攤商。

華埠共同發展機構行政總監陳作舟表示,與其他兩華社相比,華埠的無證攤販現象是最不嚴重的,「以前格蘭街上面還會有些擺攤,但現在很少了」。

他回憶,近20年來,華埠的無證攤販現象處於反覆的狀態,但如今可見的街頭商販都是持證的合法經營者,像是在堅尼路上販售蔬果的攤子,都是幾十年的老商戶,「他們都有政府發放的牌照,也成為了華埠特殊的風景」。

市府宣布執法新措施後,日前有大量華人到市議會示威反對,表示擺攤是收入唯一來源,也是華社繁榮的基礎,指責行動是針對亞裔的執法,呼籲市府思考對策,確保所有攤販都有機會獲得執照和經營許可。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紐約市App叫外賣 未來收費恐變貴了
龍捲風橫掃美國多州 罹難人數升至21人
紐時:中國正以俄烏戰為師 做攻台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