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產生磁力?醫笑揭「萬磁王」真相 具2條件就能吸

近日國內外有多人打完疫苗後疑似產生磁力,醫師發聲闢謠。(示意圖/TVBS)
近日國內外有多人打完疫苗後疑似產生磁力,醫師發聲闢謠。(示意圖/TVBS)

近日國外接種完疫苗的民眾紛紛傳出疑似身體產生磁性的消息,台灣也有許多人都出現「莫德納手臂」的狀況,可以吸附鐵製餐具不落地,宛如成為現實版「萬磁王」,引發社會熱議。不過已有多位醫師都發聲駁斥,新冠疫苗不含金屬,重症科醫師黃軒也分析「2大因素」笑喊「那是假訊息!」

民眾打完疫苗後疑似出現「莫德納手臂」。(圖/翻攝自汐止社團臉書)
民眾打完疫苗後疑似出現「莫德納手臂」。(圖/翻攝自汐止社團臉書)

黃軒在臉書發文指出,會有「萬磁王」出現可分為身體因素與純粹的物理學。號稱身上能有磁性的人,他們的皮膚符合2種條件,分別是「彈性皮膚」與「油性皮膚」,哺乳動物都會分泌一些稱為皮脂的油性或蠟狀物質的腺體,有些人可能會分泌很多皮脂,「只要不洗這些油垢,就可能會黏在皮膚上」。

他說明,異常黏稠或濕冷的膚況,再加上彈性皮膚,容易使物件在人體皮膚表層產生摩擦力,物件就不容易滑下,就形成了「吸付」的狀態。當一個物體放在皮膚上時,彈性豐富的皮膚會在物體周圍稍微貼合易產生摩擦係數,幫助物件保持原位。這就是為何那些號稱「萬磁王」的人,總是將物體放在裸露的平滑彈性皮膚上,利用這些皮膚特性,產生吸付的假象。

另外就是「物理因素」,黃軒說,放置在身體上的物體和皮膚的接觸面,通常具有光滑表面,例如金屬或玻璃,因為這些表面才具有大量的表面積抓住摩擦力。其次,那些聲稱「萬磁王」的能力者,總是略微向後傾斜,無論他們是否有意識到這一點,這是為了不使產生的皮膚摩擦力,因地心引力產生的重力受到抵消,這樣物件就會掉落地上。這些人有意無意都會把物件接觸面提高傾斜,他們會反射性地把身體向前傾斜,或儘量保持水平,物體就不會掉下來。

黃軒聽到萬磁王的消息也忍不住笑出來。(圖/翻攝自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臉書)
黃軒聽到萬磁王的消息也忍不住笑出來。(圖/翻攝自黃軒醫師 Dr. Ooi Hean臉書)

黃軒也強調,新冠疫苗都不含磁吸物,包括鐵、鎳、鈷、鋰、稀土合金、微芯片、微電子、石墨烯、納米線或電極等,他相信在疫情肆虐之際,「群體免疫力」比「萬物磁力」更能有效對抗病毒,呼籲符合接種資格的民眾盡快去施打疫苗,擴大群體免疫力,不過他也笑說「宅在家,看到這訊息,順便複習物理學也不錯」。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

更多 TVBS 報導
莫德納手臂吸湯匙!男星媽「實測片」驚呆網 專家揭真相
變身「萬磁王」? 台嬤打完莫德納「可吸湯匙」
疫苗兩劑打完化身「萬磁王」 印翁全身吸滿金屬物
鴻海、台積電買到BNT疫苗 名醫曝:供貨順位很前面

我嚴防新冠肺炎
新冠肺炎今增23例本土、1例境外 添1死
陳時中:國內連3周Rt值低於1 疫情控制穩定
政院:明後年加購1500萬劑次世代莫德納疫苗
7/13日起恢復移工轉換雇主 承接前3天內安排PCR採檢
還沒微解先封市!興達漁市擠爆 遭停業2天清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