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疫苗+染疫成「超級免疫」?專家不認同:恐付出代價

何美鄉提出「超級免疫力」。(圖/TVBS)
何美鄉提出「超級免疫力」。(圖/TVBS)

你聽過「超級免疫力」嗎?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於5月18日在民進黨中常會就疫情報告, 她表示既然無法讓Omicron不感染,施打疫苗後加上感染的綜合免疫力,被稱為「超級免疫」,而這就是最好的免疫。對此,不僅多位學者持保留意見,台大公衛學院流行病與預防醫學所兼任教授金傳春也認為,自然免疫力可能讓某些人付出生命為代價,在公衛倫理上不宜強調。

 

何美鄉解釋,她是引用國外研究報告,不是鼓勵任何人都去感染,只是現在有這種現象,並告訴大家染疫不要害怕;金傳春則強調,主張自然感染不符合公衛精神,雖然目前指揮中心宣布輕症患者占99.7%,但這些是從OmicronBA.1流行開始累積的數據,而目前的主流病毒株是OmicronBA.2,指揮中心應提供更即時的數據,作為制定政策參考。

 

金傳春表示,Omicron傳播力非常強,許多人即使打了三劑疫苗依然感染。她舉例,自己教過的一位學生在第一線負責防疫工作,最近染疫,她急著送隔離需要的物資給學生,才得知30幾歲的學生已住院治療、X光證實肺部浸潤,需要使用瑞德西韋。

 

 

 

金傳春說明,每個人體質不同,自然感染會讓全體族群都受影響,例如癌症、糖尿病、慢性腎病等高危險群,還有未打疫苗的高齡族群,他們染疫後極可能成為重症。若有人重視自然感染,這不符合公衛精神;她直言,更何況昨天(19)日本土確診數已破9萬,「現在就已經是大多數人自然感染了,不需過度宣傳」。自然免疫力可能讓某些人付出生命為代價,在公衛倫理上不宜強調。

 

目前全球取得EUA的新冠疫苗都針對新冠肺炎病毒株,但Omicron在棘蛋白(spike protein)上有30多個胺基酸變異,所以目前疫苗防範Omicron感染的效果有限,更別說國內接種率也不如紐西蘭等國家。

 

正因為疫苗無法完全避免染疫,因此加上自然感染也未必就能成為我們期望中的「超級免疫」;自然感染的前提應是「染疫後完全沒有後遺症,不會造成健康傷害」,況且Omicron仍會在「與病毒共存」環境中繼續變異。

 

 

 

此外,目前醫學文獻指出,即使是輕症,確診者還是可能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後遺症。其常見症狀包含疲倦、胸悶、胸痛、注意力不集中及「腦霧」等。對此,何美鄉說明,腦霧較常出現在感染Alpha變異株,與Omicron較為無關;但金傳春認為,後遺症仍需要更多時間的觀察與科學證據。另已知Omicron很容易感染全身多種細胞,「在我們對病毒有更多認識之前,不宜主張自然感染」。

 

前線醫療量能相當吃緊。(圖/TVBS)
前線醫療量能相當吃緊。(圖/TVBS)

 

不僅如此,金傳春也不贊同與病毒共存,她指出目前在前線防疫的醫護人員、醫檢師、藥師面臨突如其來的大量病患與工作量,苦不堪言。讓她也不諱言,「做決策者應該親自明瞭照顧染疫患者的第一線現場的苦處」。

 

她認為,提出與病毒共存的決策之前,更該對出現大量病患等情況進行完善規畫與妥當準備;目前指揮中心僅統計空床數的百分比,但未考慮醫護人力吃緊,尤其超時工作時還要面對大量患者與家屬的壓力及執行院內感染防治愈加困難,染疫者與家屬更痛苦不堪。

 

金傳春直言,制定防疫政策不能坐在辦公室思考,「前線作戰和坐辦公室讀科學文獻,差別很大。」她表示,目前指揮中心並未公布國內詳細的數據,例如部分重症患者雖然打滿三劑疫苗,「何時打第一劑疫苗?打什麼廠牌?打了疫苗還染疫的風險因素是什麼?」等流行病學因素應該調查,再就數據提出建議與決策。

 

何美鄉會後受訪表示,總統蔡英文對她提到的綜合免疫力,也就是所謂的混和免疫或雜交免疫,表示「這個他們能不能借用,因為這個概念很重要。」但金傳春認為,若政治大於專業,無形中將製造很多冤魂,防疫決策應基於專業共識,學者有不同想法很好,但必須更謹慎提出客觀的科學數據,提高信服力。

 

「最大的問題是打了三劑疫苗還是中鏢」,金傳春認為,Omicron傳播力強,要打贏這場戰爭需要是臨床學、病毒學、免疫及流行學、公衛政策等學界跨領域合作才有機會,尤其要重視流行病學數據所顯現的警示。

 

金傳春認為,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打了三劑疫苗仍中鏢。(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金傳春認為,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打了三劑疫苗仍中鏢。(示意圖/shutterstock 達志影像)

 

金傳春建議,在病例數激增的情況下,部分例如病例數較多的地區、疫苗接種不足之處、人口密度高與交通流量高的場所,大家應減少移動避免感染,共同協助盡量降低感染所造成的醫療負擔。

 

另華人社會對疫苗的接受度不同於歐美,年長者接種意願不高,政府應深入了解,找出原因,對症下藥提升老年族群的疫苗接種率。

 

金傳春認為,政府應盡所有力量去防疫。她舉例,如特定族群疫苗接種率差,應該透過到府接種等措施,盡量提高接種率、也應強化病毒基因監測(genomic surveillance),例如發現某些地區病例數增加或出現呼吸道症狀的人變多,就應有所警覺,採取措施,馬上檢視病毒何處變異而成為「優勢病毒株(dominant virus strain)等,絕不能坐視不管自然感染的發生。

 

她也坦言,我們對於Omicron所知太少,至今連Omicron怎麼產生與起源還不清楚,避免染疫仍是目前對個人與台灣群體健康最安全的法寶。

 

《TVBS》提醒您:

因應新冠肺炎疫情,疾管署持續疫情監測與邊境管制措施,如有疑似症狀,請撥打:1922專線,或0800-001922。

更多 TVBS 報導
孕婦確診住院標準趨嚴 居家照護需留意「轉中重症徵兆」
第4劑疫苗廠牌怎麼選?3類人優先施打 6大QA報你知
玉里醫院爆群聚 323住民+52醫護染疫
打第3劑「嚴重頭痛4個月」 女:日吞「4顆藥」

我嚴防新冠肺炎
確診關7天篩陽可上班? 羅一鈞:已無傳染力
打三劑+染疫像吃無敵星星?專家持保留態度
確診者批視訊診被刁難 診所:沒掛號 沒預約
醫療量能未崩?醫打臉陳時中「48%空床率」:只是自爽
藍議員要求學侯「快篩陽視同確診」 陳其邁:高雄偽陽性高

◤疫情升溫不鬆懈 必備防疫品◢
口罩防護不能少 俗俗價最低$119起
熱銷空氣清淨機 隨身淨菌$790起
酒精、洗手乳 日常必備品一次買齊
居家上班上課 萬元文書筆電這裡找
過節免外出 南北粽$350起送到府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