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安居科技城」 高虹安施政報告細數10大施政策略

新竹市長高虹安24日在市議會定期會作施政報告,她表示,回顧過去1年多,市府團隊依循施政藍圖施政策略,務實推動市政發展,並細數10大施政策略。(陳育賢攝)
新竹市長高虹安24日在市議會定期會作施政報告,她表示,回顧過去1年多,市府團隊依循施政藍圖施政策略,務實推動市政發展,並細數10大施政策略。(陳育賢攝)

新竹市長高虹安24日在市議會定期會作施政報告,她表示,回顧過去1年多,市府團隊依循施政藍圖施政策略,務實推動市政發展,並細數10大施政策略,未來仍將著重解決教育、交通問題,落實社會、老人福利,同時發展地方觀光,打造屬於所有新竹市民的「安居科技城」。

高虹安表示,為讓市民享有更完善的生活與服務,市府團隊兢兢業業絲毫不懈怠,在「老幼共好」方面,今年1月起市府提高生育津貼補助至3萬元,更放寬好孕專車搭乘範圍、擴大凍卵補助對象、開辦香山區定點臨托,實現全市1區1臨托目標,打造「願婚、敢生、樂養」的幸福城市。

在關懷長輩部分,市府持續擴大敬老卡及愛心卡服務、補助長輩全口假牙、發放弱勢長者營養金、啟用千甲日照中心、擴增長照專車接送服務至苗栗,提供長輩更便利、貼心的照顧。

教育部分,市府積極營造智慧校園,去年10月啟用竹市校園智慧通APP,並推動「班班有大屏、1師1載具」政策,每年增購800台大屏及1000台平板,更籌備成立數位實驗高中,多管齊下讓孩子們具備科技力、國際力與人文力。

高虹安說,市府也持續優化校園學習環境,加速推動關埔國小3期、建功高中新建校舍、市立新竹幼兒園新建工程等計畫,並預計自113至115學年度在香山、成德、建功等3所市立高中增開14班,提升教育總體量能,全力落實「新竹好學」的願景。

高虹安也提到,市府團隊落實「產業創新」施政策略,於去年底成立新創動能辦公室,提供單一窗口新創諮詢服務;並推動舊城商圈復興計畫、市場環境改造、地方型SBIR、推廣在地農漁特產、重啟樹林頭及後站夜市,活絡並振興在地產業發展,提升城市競爭力。

她說,為改善竹市長期交通壅塞問題,市府已向中央爭取核定30案、共10.9億元經費,推動通學步道及路口安全改善,更提早2年完成慈濟路、關新路延伸段通車,引進共享機車服務、增班市區公車、增設10處候車亭及智慧站牌,規畫興建延平、馬偕及停七停車場,紓解地區停車需求,並持續推動縣市先導公車、大新竹輕軌、關埔空橋等重要計畫,打造「交通暢行」的城市環境。

高虹安指出,市府團隊全力落實聯合國永續發展SDGs目標,帶頭推動減塑、生態保育工作及綠色運輸,並畫設園區空品維護區,完成垃圾焚化廠升級整備;更建置119異地備援中心及桃竹竹苗首座搜救犬訓練場、汰換救災設備、招募企業義消,竹市特搜隊更於4月通過國家中型搜救隊伍認證,逐步強化城市防救災韌性。

此外,市府更厚植城市觀光,舉辦兒童遊藝節、國際風箏節、龍STAY新竹過好年、萬聖節大遊行、香山溼地藝術季、九降風音樂節、館館探索等特色藝文活動,廣獲市民好評。

其中,2023國際風箏節更首獲「米蘭設計大獎─銀獎」及「美國繆思大獎─金獎」等2國際大獎殊榮。同時也透過修復將軍村、彩繪那魯灣海堤、改善客家會館、重啟影像博物館、開放新竹漁港懸日廣場及伊斯蘭庭園等措施,吸引更多遊客造訪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