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命開放山林 配套不足山難頻傳

台灣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多達268座,登山風氣興盛,卻山難頻傳,且逐年增加,去年全國山域事故首度突破500件,而玉山國家公園管理處統計今年首季已發生21件山難,創該轄歷年紀錄,凸顯登山環境、教育、救難、知能不足外,高山山屋、步道安全、通訊、路線資訊,甚至廁所等設施都尚待完善,以減少國人親近高山時的風險。

2019年,行政院宣布「開放山林」,時隔5年,熱門路線的山屋仍嚴重不足,持續增加的山域事故,凸顯政府開放山林後的相關配套還沒跟上,去年全國山域事故高達513件786人,是歷年之最。

有山友大嘆,政府喊開放山林5年來,服務設施等軟硬體配套沒長進,導致山難頻傳,難道「親近高山的代價是必須拿命來拚?」

其中,玉山、太魯閣及雪霸等3處國家公園,是主要百岳攀爬路線。玉管處調查,今年首季21起山域事件,4、5月又增加6、2件,總計22人受傷、6人死亡。傷者主要為跌倒、扭傷等創傷及高山症;死因則為墜谷及突發疾病。地點以南二段線12件最高,其次為玉山主峰線共10件。

玉管處轄內山域事故件數,從2011年起逐年增加,去年共發生64件84人,創歷年新高,造成8死43傷,今年首季山域事故已創同期新高,全年件數恐再飆高。

雖然玉管處一再提醒,山林活動存在危險,且氣候變化大,從事山林活動前務必充分訓練體能,備妥安全及保暖裝備,並留意天氣,了解水源狀況,於登高山前1天進行高度適應,以降低風險。但令人遺憾的是,傷亡者仍不乏經驗豐富、配備齊全的老手,也有民眾因未能掌握自身狀況,進高山後因突發疾病發生憾事。

以玉山排雲山莊為例,每天住宿名額僅116個床位,中籤率不到10%。山屋嚴重不足,部分登山者冒險單攻,風險提高不少。

消防署統計近年獨攀事故,2020年疫情期間,因防疫嚴格,獨攀事故飆高,共發生105件,是歷年的2至3倍,2021年及2022年才下降至30件、21件;2023年疫情解禁,獨攀事故大幅下降至僅6件。

看更多相關新聞
迷途遇難 8成未下載離線地圖
全台10大熱門百岳排行! 網推「這些」登山路線最經典
珠峰淪世界最高垃圾場!山頂堆滿「垃圾、排泄物」 尼泊爾官方統計:尚有200具遺體待領
新北中年男登觀音山暈倒 友人報案求救、命危送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