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川對決無感、不滿經濟走向…美國人今年投票意願降低

根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部(CBS News)與民調機構YouGov公布的最新聯合民調,不參加2024年總統大選投票的選民,人數可能比2020年大選來得多。

某些政治觀察家表示,2024年大選堪稱美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場選舉,尋求連任的拜登總統將與前總統川普再次對決,選舉季節開跑以來,兩人在經濟、墮胎權、以色列-哈瑪斯戰爭與民主等議題相互較勁。

然而,民調結果卻顯示,許多選民寧可作壁上觀。

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部與YouGov聯合民調在6月5日至7日之間進行,針對1615名登記選民完成調查。統計顯示,回答11月一定會投票的受訪者約有80%。

相較之下,2020年大選之前完成的相同民調,則有較高比率受訪者說一定投票。2020年4月28日至5月1日對2200名成年人完成的調查顯示,83%受訪者說大選一定會投票;2020年7月21日至24日對2008名成年人完成的調查,有89%受訪者回答一定去投票。

新聞周刊(Newsweek)分析,看起來雖然只有微小差異,但選民投票率的少數差別,卻可能對選舉結果產生巨大影響,不相上下的得票率可能決定少數搖擺州的最終勝負。

2020年大選時,拜登取得勝利的三個州,是以不到1%的得票率差別險勝,另外有三州是以不到5%的得票率差距獲勝。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政治政策教授富勒爾(Anthony Fowler)對新聞周刊表示,選民投票率的微幅改變,對於決戰州可能帶來關鍵影響,最近幾場總統選舉的幾個決戰州,勝敗結果都只有非常小的差距,選民是否參加投票,可能讓選舉結果因此轉為對某一方有利。

富勒爾表示,美國民眾今年投票意願降低,可能與拜登、川普同樣具有爭議性也同樣不受歡迎有關,許多選民對於能夠投票的選項有限感到失望,特別是中間派選民與獨立選民。

雪城大學(Syracuse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瑞赫爾(Grant Davis Reeher)指出,加薩戰爭恐讓某些選民變得不想投票,特別是年輕的進步派選民,對於經濟繁榮並沒有切身感受的美國人可能也不太願意投票。

瑞赫爾說,民眾對於國家的經濟走向普遍存有不滿,對於政治現況、兩黨候選人並未對於解決問題做出更多,同樣感到不滿。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射殺入室盜竊嫌犯 屋崙77歲屋主被捕
報稅機制不利居住海外者 近1/4僑民考慮過放棄美國籍
美重新開放網路更換護照 每日限量申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