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習對話 好的開始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電話會談。內容涉及廣泛,從雙邊,到區域,到全球,既談及打擊芬太尼販運合作、軍事交流議題,也談到台海和平穩定議題、南海航行自由議題。此舉表示中美兩國管控複雜且時有緊張的雙邊關係,領導人定期直接溝通便是一個很好的方式。美中雙方要以相互尊重的方式加強對話,以慎重的態度管控分歧,以互惠的精神推進合作,以負責的擔當加強國際協調。同時確保和平、穩定與各自承諾是這場電話會談的重點。

回顧中國大陸外交在1949建政之初曾經面臨到冷戰及美蘇兩大陣營中親東抗西;後又走向西方,使中國迅速開放與崛起;如今面臨到中美對抗,從合作、競合道對抗,中國與美國等西方關係該如何相處與互動便成為當務之急最為重要的工作。中國大陸建政初期,外交的首要任務便徹底摧毀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控制,恢復國家的獨立和主權。故毛澤東提出了三條方針包括另起爐灶、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及一邊倒;這些外交方針無法是確認誰是敵人及誰是朋友?

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決定了兩岸的勝負;1972年2月尼克森訪華,簽署上海公報,1979年1月1日建交公報、1982年8月17日《八一七公報》,便是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也就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美利堅合眾國政府共同對外發表的三個外交聲明的合稱,包括《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這三個公報是雙方在冷戰時期開啟對話和關係正常化的重要基礎。

今天中國大陸實力的大幅提升,使得大陸的後續領導人面臨來自西方的壓力,包括在台灣及香港問題上的主動出擊。自鄧小平訪美後,大批外資、技術、管理進入中國大批留學生到美國、歐洲等國家學習後,中國的經濟開始起飛,開始過上進步的生活。

如果美中兩國提高緩和戰略地位,將改變國際戰略格局,對亞太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必定具有重大的意義,自然也有利於美中兩國的經濟、貿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與發展。可惜事與願違走到今日這步道路。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在經濟、科技、國際政治領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認為自己受到威脅,因此,雙方矛盾自然產生。

中國大陸現今對美國的觀察,更關注其是否言行合一,是否說一套做一套,當中美關係不看說的只看做的,雙方進入不互信的時代。習近平提到,中美關係史是一部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歷史,過去靠人民書寫,未來更要靠人民創造。這是對中美關係未來的戰略定位,同時也是對中美關係發展的期許。(作者為中國文化大學國發大陸所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