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新加坡外交長才馬凱碩:和平避戰,長保美中台幸福

「我們都叫他Kuso(Kishore),」乍聽像惡搞的酷獸?當我問新加坡朋友,馬凱碩的印度姓Mahbubani怎麼發音時,他們異口同聲告訴我他的暱名。

8月上旬的新加坡已進入雨季。眼前的新加坡大學綠意盎然,一幢幢現代建築隱埋在叢林中,不太受大雨的影響。我們拜訪的馬凱碩,正是現代化建築中的一隅——亞洲研究中心卓越院士。 

出版過他的《中國贏了嗎?》一書,正要出版其新著《見證亞洲世紀:新加坡資深外交官馬凱碩回憶錄》。馬凱碩從事外交工作33年,擔任過新加坡駐聯合國大使、聯合國安全理事會主席。卸下外交公職後轉向學術界。20年前,他在國立新加坡大學創辦「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10年內,成為國際頂尖學院。 

讀了他的回憶錄,更能理解他終身投入讓西方世界認識亞洲、強調亞洲世紀來臨的背後故事。近年來,他不惜違背主流,經常發聲對抗西方反中的言論,成為「中國樂觀主義者」的學者。 

馬凱碩生於貧窮,長於貧窮。雙親是二次大戰後從巴基斯坦逃到印度,最後落腳新加坡的印裔。他認為最幸運的事是出生在新加坡。在新加坡,可以得到公平的待遇,優質教育和有計畫的培養人才,讓他從貧戶成為代表國家的外交官和學者;沒有種族歧視,沒有貧富巨差。在新加坡,他更體驗到從殖民地走向獨立國家,從開發中國家走向已開發國家的艱辛。 

他更意識到,過去200年,只占世界人口12%的西方文明殖民化統治了全世界,如今,另外占88%人口的國家正在力爭自己自主的權力。 

問他怎麼看中美關係的發展?他說:「事情會更糟,因為美國不論哪一黨,都有共識:美國還有10年可以阻擋中國趕上他們。因此中國要有心理準備,未來美國針對中國的行動還會繼續。」 

那中國能做什麼?他說:「唯一的答案就是加速經濟成長。如果中國經濟規模做大了,中國就贏了。然後遊戲規則就會改變。」 

呼籲美國停止對抗,學習和中國合作

問他中國在經濟上領先美國的可能性有多大?他說:「可能需10年到15年。但美國有結構性問題,她的債務,她是分裂、兩極化嚴重的社會。說不定哪天她說:我不在乎世界其他地方了,我要救自己。我對美國的建議是:停止打倒對方,學習和中國合作。」 

怎麼看習近平和中國?他答說:「他做的是世界最艱難的工作之一。他必須在兩條線上作戰,一是維持中國經濟的發展,一是和美國全面的較量。保持經濟持續發展是關鍵。」最後,他怎麼看台灣?他說:「台灣人民本來可以過美好的生活,你們要做的就是避免戰爭。美國和中國也可以避免戰爭,就是兩國都把人民的幸福生活放在國與國的競爭之上。」 

離開馬凱碩的辦公室,雨已停了;綠樹成蔭的校園,太陽灑下了金光。 

看更多遠見雜誌文章:
香港沒救了嗎?更重要的是找出路
大衛.布魯克斯的人生寫作:從理性到感性
文化可以翻轉企業,軟實力翻轉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