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長照三零策略 失能長者找回尊嚴

林金立是雲林縣老人福利保護協會理事長,也是長照機構負責人,在照護現場遭遇挫折,前往日本取經,在2011年,將日本三零策略帶回台灣,推行「零尿布 零臥床 零約束」,改變傳統模式,4年多前,他又有創新之舉,跟醫院合作,成立橘色通關計畫,強化日照中心的功能,銜接剛出院的失能老人,幫他們回到正常生活。

雙手與膝蓋纏膠帶,簡直度秒如年,穿戴又溼又重的尿布,根本坐立難安,體驗課程震撼教育,這是早期安養機構,對待失能長輩的方式。

雲林縣老人福利保護協會理事長 林金立:「我希望我們內部的長輩,能夠過得比較自由自在,我們認為 最好的人生,應該是他到最後一刻,都應該要有選擇權,可是這件事情,在過去的照顧模式,並沒有辦法去落實。」

長照革命發起人林金立,社工出身,2006年他首度到日本觀摩學習,2011年正式將自立支援模式,引進台灣,倡議零尿布、零臥床、零約束,把尊嚴還給長者。帶動健康操,口渴了自然想喝水,飲水量足夠,使用輔助器材如廁,慢慢走,每一步都是復健,如果仰賴餵食,手的力量會弱化,鼓勵老人家學習自己吃飯,提升生活功能,重點是從旁協助,而非事事代勞。

日本是全球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高齡化程度超前台灣 20 幾年,同樣借鏡當地,林金立與醫院合作,展開另一場長照實驗。

「阿公 你這樣拿刀可以嗎, (可以)。」

雲林縣老人福利保護協會理事長 林金立:「(在日本)他們稱之為所謂,中介型的老人保健設施,就是剛出院 然後有3個到8個月,做比較積極的復能,建立一個叫橘色通關計畫,就是在醫院(出院前)的時候, 我們就去接手 ,他的照顧的一些知識, 跟醫師 跟護理師對話 跟家屬對話。」

類似現有的醫院急性後期照護,不一樣的是,地點在社區,減輕醫療端的壓力。

日照中心住民 張先生:「我(以前)出來一定要人牽,現在恢復得 算是很好。」

長照機構主任 吳珮榛:「因為有這個小組 做事先的評估,還有做中間的交接,長輩過來的時候, 我們的(照護)目標已經很明確了。」

自立支援型日照中心,集結物理治療師 、護理師 、營養師,以及AI智慧科技。

「這樣會太輕嗎 , (不會) 慢一點。」

日照中心組長 廖方啟:「它會推薦你說 他哪些功能比較差,它(AI)就會推薦你, 適合這個長輩目前做的, 訓練教案有哪些。」

日照中心住民 林先生:「每天來這邊運動得很好,(子女)都誇說 我來這裡進步很多。」

雲林縣老人福利保護協會理事長 林金立:「教育訓練的課程 還有一些教案, 我們都把它系統化之後,我們也開始複製給其他的長照機構 。」

在自立支援的理念下,失能是可以逆轉的,林金立不藏私,推廣三零策略,各縣市遍地開花,銜接出院照護的經驗,也主動向外分享,方向明確,希望讓長照邁向共好。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愛要說出口!林韵希的悄悄話
慈大附中日本國際教育之旅 一日志工掃街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