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安全 高齡騎士應強化三力

隨著台灣進入高齡社會,高齡駕駛的交通安全事故不斷攀升;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創辦人:王永在)與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學科暨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李中一指出,長者的健康與騎乘問題不容忽視,機車為台灣高齡人口的重要交通工具,然而高齡機車騎士因身體機能及反應能力退化,成為道路上最嚴重的傷亡族群。透過肌力訓練與共學課程,助民眾提升內在健康力,提升高齡長者七十五歲換照率,共同守護健康老化及道路安全。

成功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陳郁婷表示,截至二○二二年底,約五成高齡人口持有機車駕照,且南部、東部、離島及偏鄉地區的高齡機車人口比例顯著高於北部及城市區域。然而,高齡機車騎士因身體機能及反應能力退化,成為道安傷亡最嚴重的族群之一。二○二三年全台道路事故死亡人數達三○二三人,其中近四分之一(約七○三人)為高齡機車騎士。

根據道安資訊網最新資料,全台六十五歲以上長者,涉及交通事故死傷人數,自二○一一年二萬八二九二人,到二○二三年已上升至七萬三○三一人,成長超過三倍,其中二○二三年高齡者機車騎士是主要死傷族群,佔所有高齡者涉及交通事故之死傷人數七成以上。

為維護高齡年長者自身及其他用路人之交通安全,台灣自二○一七年開始推動高齡駕駛人駕照管理制度,規定七十五歲以上汽機車駕駛人應每三年換照一次、須通過道路交通安全規則規定體檢標準及認知功能測驗始可換發駕照。同時因高齡長者教育程度落差,使考照與換照困難。

為了讓長者享有出行自由,台塑企業暨王詹樣公益信託與台灣流行病學學會合作,並委由成功大學團隊,推動「高齡長者內在健康力與駕駛機動車輛安全性提升」計畫,子計畫主持人國立成功大學公共衛生學科暨公共衛生研究所李中一教授表示,計畫預計通過運動處方與數位APP,增進他們的體力與社會互動,以維持七十五歲換照所需的身體機能。

成功大學體育健康與休閒研究所教授林麗娟指出,高齡者的騎乘與行路安全是在地健康生活的首推重點,希望透過線上提醒、線下實作的方式提升社區中高齡者的肌力、平衡、心肺耐力等內在健康力,將健走杖和運動APP結合,目標成為高齡長者的線上健身房;讓高齡者以社群揪團相互激勵,讓一群人走得更久、更遠,也藉由可以線上進行遠距運動教學,制定個人化運動處方,強化高齡長者的三力「肌力、平衡力、敏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