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視障生體適能 臺北啟明學校打造全新感統教室

臺北啟明學校重新打造專業的感覺統合教室
臺北啟明學校重新打造專業的感覺統合教室
國際獅子會300A 1區協助申請經費打造新的感統教室
國際獅子會300A 1區協助申請經費打造新的感統教室
感統教室啟用當天由義廚團到校辦桌舉行「愛心共食」餐會
感統教室啟用當天由義廚團到校辦桌舉行「愛心共食」餐會

臺北啟明學校以專業設計打造嶄新的感覺統合教室,規劃5大功能訓練區域,增進學生的肢體動作和情緒穩定,提供視障及視多障學生滿足感官和動作體驗的空間。校方表示,視障或視多障學生透過早期療育輔以學校感統治療的相關課程,將有助於學生在大肢體及小肌肉方面的發展,提升語言及各項活動參與的反應能力。

 

校方表示,舊有的感統教室原設施約為25年前所設的山訓設備,有更新的必要性及急迫性。改造後的感統教室依功能共分五區,第一區是粗大動作區,設置訓練上肢、下肢及核心肌耐力的設備,像是攀岩牆、全方位體能活動組、泡棉體能組;還有羅德感光牆、創意牆面遊戲以及互動式地磚,色彩繽紛且彩度足夠的遊具提供視覺刺激輸入。第二區是前庭本體區,足夠的前庭覺刺激能促進平衡能力,改善視障者跌倒的問題;攀爬設施可以帶給孩子穩定情緒的紓壓感。

 

第三區是感官觸覺區,設置地墊及球池,不同踏墊在踩踏時的顏色變化提供視覺回饋,也可作為定向遊戲裡方位辨別的回饋。第四區是互動式體感復健遊戲區,富有聲光效果的體感設備成為訓練的利器,可挑選合適的遊戲,進行關節或不同肢體部位的訓練課程。第五區是震動、深壓覺、情緒穩定區,安全感豌豆莢提供類似擁抱的深壓覺及振動床墊提供的觸覺,對視多障生具有情緒舒緩穩定的功效。

 

臺北啟明學校校長張惠萍表示,秉持著資源共享的原則,將提供鄰近的臺北特教學校學生借用,並其他學校的特殊班、資源班特殊生以及北市視障巡迴輔導近300名的學生,提升教室使用效益,掌握身障兒體適能黃金發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