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吹哨者獎金 協助揪不法

中國時報【陳志賢╱台北報導】

花蓮地檢署偵辦花蓮縣議長賴進坤、賴俊傑父子被控涉嫌傾倒逾123萬噸疑似有毒廢棄物案,引發關注。負責督導偵辦國土保育犯罪的高檢署強調,已多次指示各地檢署針對轄區特性,因地制宜,對於破壞國土保育犯罪應積極查緝、盡速偵辦,從嚴追訴,展現政府打擊此類犯罪決心。

高檢署官員認為,對於這類案件,除檢警調等單位積極布線掌握情資,加強查緝外,也應提高對「吹哨者」的獎勵金,鼓勵內部人踴躍出面檢舉,相信「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才有助掌握具體事證,給予不法者致命一擊。

據統計,近10年偵查新收環保刑事案件有6933件,最近3年呈現增長,主要以違反廢棄物清理法者居多,占了8成6,而偵查終結人數為1萬6058人,其中起訴占45.7%,也就有7000多名被告,顯然相關部門雖積極投入汙染防治,但仍不斷有環境汙染問題發生,主要是因確實有利可圖。

官員說,破壞國土保育案件暴利驚人,若以賴氏父子涉傾倒123萬噸疑似有毒廢棄物案,不法所得至少數千萬元,所以在暴利所趨下,不肖利益團體、地方民代、黑道分子介入,導致案件抓不完,也因部分破壞國土案件具有專業性及科技性,須經環保等專業機關鑑定出其毒性程度、計算不法利得,較難從速偵結。

官員說,傾倒有毒廢棄物涉及違反廢棄物清理法,該法對於棄置有毒事業廢棄物,有刑罰及行政罰規定,不但處罰行為人,連公司也須負責任,行政機關可依法對業者罰鍰,並沒入機具。

刑責方面,單純棄置有毒廢棄物,依法可處1年以上、5年以下徒刑,但若危害人體健康導致疾病或致人於死者,最重甚至可判處無期徒刑,相關罰責並不輕。但破壞國土案件仍屢見不鮮,官員認為,案件難查主要是執行面問題,由於這類案件涉案人都是利用夜黑風高,選擇偏僻、人煙罕至的地點傾倒,在查緝人力有限情況下,執法上確實有漏洞。

更多追蹤報導
黑心水泥流市面 前花蓮議長賴進坤起訴
涉倒有毒廢棄物 花縣聲請100億清理費
藍皮綠骨爭議多 國民黨黨紀大刀開鍘
傳向綠營求救 賴進坤否認
從嚴追訴 別讓土地再添傷痕
提高吹哨者獎金 協助揪不法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