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遍新秧綠滿田/宮鳳華

宮鳳華

故園水墨淋漓,閑坐木格窗下,吟誦唐代布袋和尚的《插秧偈》:“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心地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鄉間農事立時浮現腦際。窗外槐花輕颺,絲瓜繞籬,青桐匝蔭;水邊新荷搖曳,菰蒲凝綠,漁舟靜泊。

鄉間恰逢端午夏至時節,菜籽小麥歸倉,黃豆已點種,便見嫋娜村婦在水田裡躬身插秧。婉轉的秧歌蕩漾起伏,在晚霞炊煙裡纏綿悱惻。

默念青秧,有股清涼古意,一片幽深和暗綠。插秧是鄉村的盛大禮儀,詩經般古雅,流瀉著浪漫風情和古典意蘊。插秧女子藍襟短襖,髮髻婉約,斜插梔子,恍若舊時畫卷,唯美而憂傷。

先前漚好的秧田被農夫拾掇得頗精緻。青秧們風中歡舞,淘氣十足。清淺水田倒映藍天白雲,有田園風光的賞心悅目,也有寧靜中的溫婉風情。

破曉時,天空是澄澈的天青色,惝若古鎮染坊。水鄉女子,頭裹桃紅方巾,身著浮水印藍衫,步履輕盈地來到田塍陌頭。她們捋捋沾露鬢髮,綰起繡花褲管,踩進秧田,清涼從腳底傳遍全身。

農夫挑著秧苗,如紅樓夢裡大家閨秀出嫁時挑著嫁妝與賀禮。秧苗鮮嫩水靈,似翡翠雕刻而成,用力一甩,穩健地滑向水田。水田猶如潔白的綢緞,任村婦們勾皴點染、描摹織繡。

她們傾身彎腰,捏著秧苗,順著紅色秧繩趕趟兒插秧。細密的汗珠順著瓷實的脖梗往下流,濡濕衣襟,髮髻婉約地窩在腦後,令人走進雷諾瓦的畫境裡。

她們嫺熟地掰插秧苗,凝睇水中姣美面容,不禁莞爾一笑。那自額至頸構成的曲線,猶如古希臘的雕像,盡現身姿的婀娜與娉婷。她們袒露著粉白小腿,有節奏地擺動著手臂,構成一幅富有詩意的風俗畫。插好的秧苗,橫上線,豎成行,綠茵茵迎風招展,如一闕闕宋詞小令,滿目的清爽與愜意。

輕風裡傳來甜潤的秧歌:“布穀聲聲催人忙哎,哥犁地來妹插秧喔。犁鏵泛起千層浪,秧繡大地萬重行哎!”歌聲如百靈登枝、雲雀放歌。農夫們唱和幾聲,粗獷的歌聲驚得鳥雀們灑下一串甜膩的鄉音土韻,撲棱棱飛到遠處的蒿草叢中。

晌午時分,圩堤上便出現送飯的黃髮垂髫,後面跟著一隻小花狗。大家蹲在田埂上,搛嚼著鮮美的鄉土小菜。孩童們在水田裡追逐嬉戲,快樂像布穀鳥飛向浩渺的藍天。天色如青秧一樣飽滿澄淨。水田漠漠,陽光潑灑,塵囂漸遠,鄉愁空曠無邊。

霞光飛濺,秧田恬靜而安然。輕風貼著濕漉漉的秧苗踅過,秧苗輕舞著,詮釋感恩的情懷。夕陽濡染,青秧披上霓裳,光華灼灼,再現詩經年代“之子於歸,百兩禦之”的盛大婚禮,場面奢華。青秧齊刷站立,猶如嚴謹工整的歐體。青秧起伏驛動,儼然瀟灑飄逸的蘭亭序。風輕撫,秧苗颯颯作響,空靈如班得瑞的輕音樂。

秧苗立於清涼晚風中,如鮮衣怒馬的追風少年,又如一段淺淺而憂傷的青春,站在夏天的路口,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沉靜內斂,熱烈而不招搖。

“一聲戴勝蠶眠後,插遍新秧綠滿田。”插秧時節,漫步鄉野,駐足凝眸插秧場景,遙望水田間的動人之舞。幸福以一種古典而辛勞的方式在大地上流傳。顆顆秧苗如同精緻的首飾,插戴得田地更年輕、更豐滿。插秧是鄉親們對土地最虔誠的叩拜。布穀啼囀,梅黃雨細,素手插青秧,插下去的是秋天的金黃和豐碩、村莊的善良和悲憫、人類的精神和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