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曉史蒂芬史匹柏新片《吹夢巨人》的十個幕後秘密

「擦亮眼睛觀察你身旁的世界,最大的秘密總是隱藏在最不可能的地方,那些不相信魔法的人將永遠找不到它。」-《吹夢巨人》The BFG作者羅德達爾(Roald Dahl)。

商業大導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的新作《吹夢巨人》今年5月以觀摩片的身份在法國坎城影展上首映,並於7月1日在北美上映,台灣檔期則定於8月11日。這是導演與迪士尼首次合作的奇幻冒險電影,故事改編自同名小說,敘述一位小女孩與善良巨人BFG(The Big Friendly Giant)之間的友誼。在巨人國裡,所有巨人都吃人,唯獨BFG除外,他還會用小喇叭將好夢吹進孩童的腦袋裡。接下來,讓我們看看這部電影的十個幕後秘密:

1.作者羅德達爾百歲冥誕

小說作者羅德達爾生於1916年,2016年正好適逢他的百歲冥誕。女兒露西(Lucy Dahl)為此在美國時代雜誌發表了「我父親是我心中的吹夢巨人」一文,內容憶及,兒時的她與姐姐曾質疑過爸爸的巨人童話,但某天早上醒來,她們發現窗外草坪竟然出現了B.F.G.三個大字,像簽名一樣印在草地上。當時爸爸還假裝不知情,生氣質問是誰擅自動了草地,原來這根本是他半夜用割草機偷偷進行的驚喜。

提到羅德達爾的來歷也十分有趣,他曾是二戰飛行員(傳聞為特務),也是挪威籍的英國知名兒童文學作家,其作品曾多次被各大導演改編登上大銀幕,例如提姆波頓(Tim Burton)的《巧克力冒險工廠》Charlie and the Chocolate Factory、魏斯安德森(Wes Anderson)的《超級狐狸先生》Fantastic Mr. Fox等,他甚至還曾在1967年執筆過《007》電影的劇本。

2.因為有BFD,所以有了BFG

早在二十五年前,史蒂芬史匹柏就有意將《吹夢巨人》改編為電影。當時他才完成1991年的《虎克船長》Hook,那部電影同樣帶出了「只要孩子們相信,魔法就確實存在」的信念。

時隔數十年,原作者之女露西形容第一次造訪片廠時的感動:「老實說,我感覺像是查理畢奇(Charlie Bucket)走進了威利旺卡(Willy Wonka)的巧克力工廠。在遇見BFG的同時,我也遇見了 BFD(Big Friendly Director,友善的大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我崇敬地看著他工作,他是我唯一遇見過同樣深信魔法與巨人國的人。」

3.與《E.T.外星人》的深厚淵源

這兩部作品都出於史蒂芬史匹柏之手,同樣描述孩童與「奇異物種」之間的超現實友誼。而故事更出自同一位編劇瑪莉莎麥瑟森(Melissa Mathison),她是哈里遜福特(Harrison Ford)的前妻,於去年11月過世,因此本片也是她的遺作。

巧合的是,導演與她正是以《E.T. 外星人》E.T. the Extra-Terrestrial這部作品在在1982年第一次前進坎城影展,因此《吹夢巨人》再次入選坎城首映,也為這段緣份畫上別具意義的句點。

4.《哈比人》導演彼得傑克遜旗下公司操刀特效

《吹夢巨人》的視覺效果找來威塔工作室(Weta Workshop)合作,這家特效公司正是《哈比人》The Hobbits導演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所擁有,是紐西蘭一家綜合性電影和電視特效公司。

威塔工作室參與過的作品不乏好萊塢大片,包括《阿凡達》Avatar、《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與森林共舞》The Jungle Book等多部電影。而史蒂芬史匹柏在2011年執導的3D動畫《丁丁歷險記》The Adventures of Tintin也是與威塔工作室合作的電影。

5.馬克勞倫斯再次出馬

這是馬克勞倫斯與史蒂芬史匹柏繼《間諜橋》Bridge of Spies之後再次合作,馬克勞倫斯(Mark Rylance)曾在今年以俄國間諜一角摘下奧斯卡最佳男配角。其實在獲小金人肯定前,他早奪下兩座英國劇場最高榮譽的奧利佛獎、三座美國東尼獎。

而史蒂芬史匹柏正是於2012年欣賞他在莎士比亞舞台劇「12 夜」Twelfth Night的表演後,決定邀請他演出BFG巨人一角。他們倆未來還有兩部新片要合作,分別是《埃德加多摩爾塔拉的綁架(暫譯)》The Kidnapping of Edgardo Mortara及《一級玩家》Ready Player One。

6.配樂大師約翰威廉斯再造奇幻國度

約翰威廉斯(John Wiliams)與史蒂芬史匹柏這對黃金搭檔,早已合作過無數電影鉅作,包括《E.T.外星人》、《侏羅紀公園》Jurassic Park、《大白鯊》Jaws、《辛德勒的名單》Schindler’s List等。當然這次《吹夢巨人》的國度也少不了大師的神來之筆,想先耳聞他的作品?我們可以先從本屆坎城影展首映會的背景音樂略聽一二(由11分13秒處開始)。

7.巨人選角原本屬意羅賓威廉斯

在2014年過世的男星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曾在九零年代參與初期選角。現任盧卡斯影業董事長凱薩琳甘迺迪(Kathleen Kennedy)正是當時的製片,她回憶道:「羅賓花了很多時間與我們練習台詞,他真的很幽默,他本可以成為一位很棒的吹夢巨人。」但當時技術尚未成熟,製片們因為無法完美呈現出大巨人和小女孩的相對畫面,而延宕未拍。

8.迪士尼持續投資真人電影

迪士尼在1996年推出《101忠狗》真人電影,當時就以4600萬美金打破感恩節周末票房紀錄,首戰告捷。而時間快轉到 2010 年,以真人演出、3D數位拍攝的《魔境夢遊》Alice in Wonderland再次取得超過十億的票房成功。緊接著迪士尼又推出了數部真人電影,包括今年的《與森林共舞》、《魔境夢遊:時光怪客》,以及《吹夢巨人》等。

9.半夜三點鐘的暗示

仔細觀察《吹夢巨人》的前導預告會發現,巨人現身的前一刻帶到了時鐘特寫畫面,指針正好指到了三點鐘,女主角蘇菲稱之為Witching Hour,有「魔力時刻」的意味。美國視其為女巫鬼怪們最常出沒、也是黑魔法最強大的時刻。無獨有偶地,泰國鬼片《鬼三驚》的英文片名3AM,指的也正是這段時間。

10.英國女王的神秘朋友

《吹夢巨人》故事提到,善良巨人與小女孩蘇菲一起說服了英格蘭女王,聯手打退想要吃人的壞巨人。在原本的童話設定中,英國女王費心招待BFG,為了讓他順利用餐,皇家廚師不但專門打造用餐設備,還用盡了廚房的雞蛋和麵包。

在電影裡,女王一角則是由「唐頓莊園」潘妮洛普威爾頓(Penelope Wilton)演出。而現實生活中的女王也認識BFG這號人物嗎?就在今年4月,伊莉莎白二世歡度九十歲大壽之際,BFG還真的送上了超大號蛋糕到白金漢宮呢。《吹夢巨人》預計2016年8月11日台灣上映。(文/影劇圈圈特約編輯 Stacey Chen)

圖片原文出處:影劇圈圈

*不加入Y!電影粉絲團,你就悶了!
*一定要Follow!最新最有趣的電影資訊,盡在電影咖

movie_id:6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