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土壤下祕密 小學生實驗科展獲獎

高雄翁園國小長年推動食農教育,為了研究農田土壤下的秘密,小學生親自到校園附近農田取樣,將有機施肥跟化學施肥的土壤變成溶劑,種植水芙蓉,觀察生長情況,經過檢測,發現化學肥料的深層土壤,仍殘留化學物質,同時,也實證了有機施肥對友善土地的重要性,也因此榮獲高雄市科展國小組生活應用科學第2名。

學生親自拿鋤頭下農地,他們要揭開農田土壤祕密翁園國小學生吳孟璇:「我們挖學校(農地)的土,還有學校附近(農地)的土,用來做實驗。」

翁園國小學生柯芸柔:「其實是想要知道土壤裡面的殘留物,就是肥料 農藥那些有機物,對植物有什麼影響,對人體可能又會有什麼影響。」

翁園國小校長 龔宏仁:「學生就覺得說,(農地栽種)到底是有機比較好,還是施(化學)肥 比較好,小朋友就說 有這個動機 ,就想去試試看。」

翁園國小老師王韻雯:「很多問題是他們發想,他們都還滿自動自發,甚至他們還會花假日的時間。」

「蓮霧的 跟龍眼的(土壤浸泡水),我們到隔壁那邊去做(檢測)。」

從鄰近農田土壤 淺、中、深3層進行採樣,接著各自浸泡後栽種水芙蓉,以水芙蓉成長狀況來檢測水質,瞭解化學施肥和有機施肥土壤的不同翁園國小學生陳充群:「這是電導度計,可以知道水溶液中的,電導度和鹽分濃度。」

翁園國小學生周采霈:「我們發現了(農藥)殘留的物質,在(土壤)下層比較容易發現。」

翁園國小學生彭巧湲:「化學肥料種下去的東西,還是會有一些不好的東西,最後種植蔬菜 被我們吃掉,還是會對人體有害。」

翁園國小學生李銘倫:「我們應該要友善土地,不應該撒那麼多的肥料。」

歷經長達一年的實驗,學生獲得科展亞軍,也透過實驗舉證讓更多人了解友善土地、永續耕作重要。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揭開地底危機│南橫地質脆弱崩塌 土石流監測預警
毛正氣博士開講── "西北雨"怎麼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