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皮膚問題!醫:飲食別犯這7個錯誤

皮膚疾病困擾著許多人,許多患者在就診時常會詢問醫師是否存在相關的飲食禁忌。醫師表示,某些皮膚問題確實可以通過飲食控制得到改善,但也存在許多常見的迷思。國泰綜合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主治醫師羅陽將針對各種皮膚疾病的飲食迷思與真相,一一解答。

迷思:紅斑性狼瘡患者不用忌口?

事實上,紅斑性狼瘡患者應少吃具光敏感性的食物如香菜、芹菜及九層塔,避免增加皮膚對紫外線的敏感度。此外,苜蓿芽含有刀豆胺基酸(L-Canavanine),容易引發一連串的免疫反應進而惡化紅斑性狼瘡。

迷思:汗皰疹患者應避免避免接觸或食用含金屬元素食物?

汗皰疹困擾不少人,有研究指出若接觸到或飲食中含有鎳、鈷及鉻等金屬元素比較容易誘發,因此羅陽建議有過敏體質的人,最好少相配戴含有相關金屬的飾品。

至於哪些食物含較高的鎳?他表示,食物中的蛤蜊(牡蠣)、罐頭食品、玉米、鮭魚及可可(巧克力)等都是高鎳食物。含高鈷的食物則有豆類、堅果類、穀物及咖啡等。高鉻食物包括肉類、堅果及咖啡等。但也並非所有汗皰疹患者皆須避免上述飲食,適當攝取一般無太大影響。

迷思:皮蛇患者少吃海鮮、麩質食物可以改善症狀?

許多人擔心吃海鮮會造成帶狀皰疹更加惡化,這是錯誤觀念,羅陽表示,帶狀皰疹是因免疫力較差時導致病毒複製而出現的問題,絕非過敏引起,所以禁吃海鮮無法幫助病程縮短。

此外,網路傳言說,先禁食再服用離胺酸(L-lysine)可快速治療帶狀皰疹,這也是不正確的。過往確實有針對離胺酸是否可治療單純皰疹的研究,但證據力薄弱,目前是無科學證明服用離胺酸可治療帶狀皰疹。

皮膚科門診也常會有病患詢問少吃麩質食物,是否可以改善症狀。羅陽說,少吃麩質食物是改善「水泡」,並不是改善皮蛇引起的小水泡。他說明,網路上所說的水泡問題是皰疹樣皮炎所引起,它是一種自體免疫水泡疾病(外觀上會出現團狀水泡,好發於膝蓋、手肘及臀部等),與帶狀皰疹沿著神經節分佈並不相似且無關聯。若出現帶狀皰疹,充足的睡眠及均衡的飲食才是最重要的

迷思:酒糟性皮膚炎患者可以吃刺激性食物?

酒糟性皮膚炎患者並非所有食物都可以吃,應避免辛辣、熱燙及刺激性食物,以及含有肉桂醛(cinnamaldehyde)的食物如番茄、柑橘類水果和巧克力。至於富含組織胺的食物,包括起司、加工過的肉類及酒精也應盡量避免在症狀發作時食用。

其中酒精以及高油脂的食物則是因會破壞皮膚屏障,使得神經醯胺製造失衡,更會惡化臉部發紅,導致血管擴張及刺癢不舒服更明顯,建議少食用。

迷思:圓禿及乾癬患者可以吃增強免疫力的食物?

圓禿及乾癬皆是免疫失衡所導致的皮膚疾病,故會增強免疫力之食補均須避免過度食用。白斑也是類似的狀況,不過許多人會擔心維他命C及柑橘類水果會因為減少黑色素生成而惡化白斑狀況,事實上,對於白斑的病程並無太大的影響。

迷思:痤瘡(痘痘)惡化與飲食無關?

痘痘惡化絕對與飲食有關。高升醣指數的食物、乳清蛋白及油炸食物都會讓痘痘惡化。巧克力也是容易惡化的食物,尤其是黑巧克力對於年輕男性更是影響大,這可能是因為可可會使細胞激素(IL-1β)上升,進而誘發治病關鍵痤瘡桿菌增生。

有趣的是,研究發現,富含omega-3的食物也許對於痘痘的改善是有幫助的,這是由於omega-3脂肪酸可以抑制發炎性細胞激素的製造,進而有治療效果。

迷思:缺鐵性落髮與飲食無關?

很多女生因為月經的量較大導致有缺鐵的情況,時間久了容易導致落髮,此時若多補充深綠葉蔬菜、海鮮及肉類(動物的血及內臟類)、蛋等可以改善。直接補充鐵劑當然會較快速,但容易導致腸胃不適及便秘等副作用須注意。

羅陽強調,許多食物的確會影響到皮膚問題,尤其是免疫性皮膚疾病,但民眾也不需過度禁忌而導致營養不均衡。

羅陽
羅陽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