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上IDF首飛35周年時光機 打賭牛車跨越跑道照片是否為合成

記者王鼎鈞/台北報導

35年前的5月28日,首架國人自研自製的先進戰機─IDF經國號,迎來歷史性的首飛。漢翔公司為紀念這項里程碑,除了在臉書展出多張歷史照片,其中一張是牛車經過戰機跑道的畫面,不知國人會不會以為是合成照呢?

牛車經過IDF戰機前。(圖/漢翔公司)
牛車經過IDF戰機前。(圖/漢翔公司)

漢翔公司表示,民國80年代,當時清泉崗滑行道旁的土地,仍有部分為農田,三架IDF戰機在滑行道整備時,恰好有農人駕牛車經過,傳統與現代、最慢與最快,形成了極強對比。

漢翔說,這張非常有意思的照片,至今仍在漢翔的史蹟館及會議室中陳列,也是空軍聯隊隊史館、史蹟文物的館藏,足見其經典。

漢翔也分享一則逸事,多年前這張照片公開時,許多人以為是合成圖,甚至還有記者朋友們相互打賭,而今再次憶起,不知當年的賭注是由誰勝出?

民國93年8月14日桃園縣政府、國防部、經濟部、交通部聯合舉辦規模空前盛大的「桃園國際航空嘉年華」,首日湧進近十萬名參觀人潮,而IDF的特技飛行表演,正是開幕的重頭戲。(圖/漢翔公司)
民國93年8月14日桃園縣政府、國防部、經濟部、交通部聯合舉辦規模空前盛大的「桃園國際航空嘉年華」,首日湧進近十萬名參觀人潮,而IDF的特技飛行表演,正是開幕的重頭戲。(圖/漢翔公司)

漢翔公司進一步指出,民國70年代,國際情勢激烈變化,國防武獲來源中斷。彼時國內已先後成立航發中心、中山科學研究院,事實上已累積相當的研發基礎,在先進戰機需求迫切的情況下,一項時代性的國家計劃於焉展開。這樣的時空背景,經國號戰機的誕生,似是偶然,也是必然。

每架IDF戰機出廠前,都會在伍克振將軍銅像前停駐致敬。(圖/漢翔公司)
每架IDF戰機出廠前,都會在伍克振將軍銅像前停駐致敬。(圖/漢翔公司)

漢翔表示,IDF三個字母,代表著中華民國航空工程師的理想、心血及成就,也陪伴多少同仁走過人生重要階段。35年過去,流過的汗水血淚,都已化作收成的喜悅。

漢翔強調,中華民國獨立研發,代表我國擁有製造、測試、修改、武掛、升級等自主權,把所有知識與科技紮紮實實掌握在手中,這就是國防自主,這就是國機國造。

畫面中的四架IDF,除了兩架藍色塗裝的翔昇機之外,最右邊是天字第一號10001原型機;左後方「欺隱式空優迷彩」塗裝,則是編號10004的原型機(B1),B1機不僅是首架雙座機,也因曾有19位將官陸續乘坐,而有「將軍機」之稱。(圖/漢翔公司)
畫面中的四架IDF,除了兩架藍色塗裝的翔昇機之外,最右邊是天字第一號10001原型機;左後方「欺隱式空優迷彩」塗裝,則是編號10004的原型機(B1),B1機不僅是首架雙座機,也因曾有19位將官陸續乘坐,而有「將軍機」之稱。(圖/漢翔公司)

漢翔說,IDF研製是我國航空史的光輝歲月,回首來時路,沒有IDF,就沒有今日中華民國的空防,更不會有後來F-16及幻象2000的引進。

漢翔並精選了10張照片,在臉書展示,用10個場景,帶大家重回那段IDF時光。

左起:時任鷹揚計畫主持人彭元熙博士、試飛官伍克振上校、航發中心主任華錫鈞上將、試飛室主任程邦達博士、試飛官吳康明上校。(圖/漢翔公司)
左起:時任鷹揚計畫主持人彭元熙博士、試飛官伍克振上校、航發中心主任華錫鈞上將、試飛室主任程邦達博士、試飛官吳康明上校。(圖/漢翔公司)
<iframe src="https://www.facebook.com/plugins/post.php?href=https%3A%2F%2Fwww.facebook.com%2Ftwaidc%2Fposts%2Fpfbid033xiLPJbyWhtGnzwMwiUBFTyq8Pw6jM3pRBEjZaMZKwB9gmsiCP3vh51YJqUPokeQl&show_text=true&width=500&is_preview=true" width="500" height="783" style="border:none;overflow:hidden" scrolling="no" frameborder="0"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autoplay; clipboard-write; encrypted-media; picture-in-picture; web-share"></iframe>

延伸閱讀
涉侵犯人權!美國擬破天荒制裁以軍「猶太永恆營」 納坦雅胡誓言抗爭到底
以軍突襲約旦河西岸!至少14巴勒斯坦人喪命 救護車駕駛接送傷患途中遇害
影/以巴開戰/士兵進攻加薩燒毀人道物資、洗劫商家 以色列國防軍要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