擺脫憂鬱症 李正達強調及早治療

憂鬱症是可以被治癒的疾病,但我們在和時間賽跑」!台北榮總情緒精準醫療中心主任李正達說,近年越來越多證據指出,憂鬱症嚴重度越高的患者,大腦異常的機會也較高,但每個人生病的原因不同,治療上的重點也不一樣,如果能及早介入,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憂鬱症絕對是有機會治癒的。

一名年近五旬男子,原本個性外向、交友廣闊,職場表現很好,在外人眼中可說是人生勝利組,但某次因為鼻部疾病動了小手術後,覺得效果不如預期,竟出現嚴重負面思維,體重快速下降、睡不著、無法專心和他人互動,還出現輕生意念,儘管一段時間後鼻部症狀有所改善,心情卻怎麼也回不來了。

李正達說,每個人個性和抗壓能力不同,可能引發憂鬱的癥結點也不一樣。他觀察到,多數人的癥結點來自4個面向,包括健康、經濟、人際、自信或自尊受打擊。例如中年男性原本生活富足,但所處的工作環境很競爭,並不是完全沒有壓力,直到健康問題這個大壓力出現,導致他的大腦往嚴重情緒發展。

如果使用2種以上抗憂鬱藥物但沒有明顯效果,即符合頑固型憂鬱症的定義。李正達說,一般認為頑固型憂鬱症約占3分之1,也有研究認為約占4到5成,比例滿高的,由於這群患者大腦異常的機會較高,因此需要更深入剖析,例如配合正子造影了解大腦受損程度,利用腦神經刺激術、鼻噴劑等治療方式,或是調整原本的用藥,有助於患者加速康復。

李正達強調,憂鬱症治療是和時間賽跑,因為大腦會持續退化,變成近似於腦傷的程度,時間久了,回到原本狀態的機會就下降,因此務必及早介入治療。他提醒,每個人都應該當自己精神健康的主人,了解到自己有狀況時就要做調整,早期調整可能連藥物都不用,透過改變生活型態加上心理諮商,就能恢復到一定的程度。

身為精神科醫師,一整天看診連續10小時都在面對不同情緒狀況的人,李正達坦言「腦力能量消耗是一大挑戰」!他分享自己的紓壓方式,每天至少10分鐘靜下心來,什麼事也不做,好好放空,並且他會設定一個時間外出快走,也做舉啞鈴、深蹲等肌力運動,運動對於精神健康是有幫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