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民防後勤的台灣民意穩定上升

北部萬安演習/圖片來源:中央社
北部萬安演習/圖片來源:中央社

⊙王宏恩

在兩年前的專欄中,我曾經分析2020年與2022年的台灣國家安全調查(Taiwan National Security Survey),發現在包括黑熊學院等各個民防組織開始推動針對台灣民間的後勤訓練之後,台灣民意對於支持民防後勤的比例逐漸上升。然而,在比較跨年度民調時,一個隱憂就是這樣的上升變化究竟是穩定的,還是只是曇花一現而已呢?

兩年之後,最新一波的台灣國家安全調查的民調資料剛剛釋出,跟兩年前一樣,同樣以電話訪問的方式詢問1500位台灣受訪者,時間為今年6月底。在這波民調中,也依循過去TNSS的設計,以開放題(沒有預設答案,讓受訪者自由作答)的方式詢問台灣民眾一個嚴肅的問題:「如果臺灣與中國大陸發生戰爭,請問您會採取什麼行動?」

原投入後勤補給的比例仍相當高

在2020與2022年,面對這個問題回答出要協助「後勤補給」的受訪者,分別為4位(0.4%)以及18位(1.2%)。而到了2024年6月底,回答說要協助後勤補給的受訪者大舉提高到48位(3.2%),假如加上其他相關的類型(例如捐錢等),則比例則提高到4.4%,這個比例也是2022年的兩倍、2020年的四倍。換句話說,在這幾年包括黑熊學院等數個民防團體的推動之下,的確有越來越多的台灣民眾意識到後勤補給的重要性,也認知到自己在戰爭爆發時是可以透過這個選項來協助台灣的國防的,這是個穩定上升的民意變化。

不過,在同樣這一份民調之中,也出現了值得特別注意的趨勢。在這份問卷中,主動支持政府、願意以參加戰爭、正面抵抗中國侵略的民眾比例,在2020年為32.6%、在2022年提高到43.7%,而在2024年則又回到了34.5%(包含從軍、抵抗、支持政府決定、以及保衛國家的受訪者比例)。這個比例仍然比2020年來得高,但跟2022年相比則較低。相較之下,過去選擇中立答案的順其自然又從2022年的19%躍升到2024年的26%。

同時,選擇投降、逃跑、以及未表態的民眾比例沒有明顯變化,支持作戰的各種選項比例加總仍然高於反對作戰的比例加總,代表台灣整體民意仍然是支持抵抗中國侵略的。然而,最新的這一波民調結果仍代表著有一部分在2022年比較積極回答的民眾,在2024年變得比較被動消極、等待被政府進一步動員或者看狀況決定。

是精神疲乏或烏俄戰爭拖延影響台灣民意變化值得深究

如何解釋這樣的結果?從問卷其他題目來看,台灣的整體民意跟2022年相較並未有很大的變化,絕大多數的民眾反對一國兩制(2024年是68.1%反對、24.8%支持;2022年是67.6%反對、24.6%支持,幾乎沒有變化),認為美國會用各種方式協防台灣、支持要跟美國加強合作的民意比例也沒有改變,甚至多數人也仍然支持剛才回復的一年兵役制度(51%覺得剛好、37%覺得太短、6%覺得太長)。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有些民眾在中國入侵時回答的答案變得保守,一個可能是跟2022年中國的軍事威脅比較清晰(因為剛發生大規模軍演)刺激台灣民意反抗,不過2024年的中國軍演在賴清德就職前後則比較低調或讓台灣民意疲乏;另一個可能則是因為烏俄戰爭越拖越長,在2022年許多台灣民眾受到烏克蘭人奮勇抵抗而鼓舞,不過在2024年看到仍然延續的戰爭而感到疲累。這些因素都值得進一步分析探討。

作者為內華達大學拉斯維加斯分校政治系助理教授。在台中一中被選進數學校隊,接著考取台大電機系後想當個科學家。在椰林繞了一圈後,覺得還是人類有趣多了,於是跟著數學一起投入研究政治,成了政治科學家。

更多思想坦克的文章

拜登政府跛鴨了嗎?中國的外交突襲成功了嗎?

阮富仲過世後的國際局勢與越、中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