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電臺水土保持營認識水保的重要性

 

 

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和東勢林場共同舉辦「環境教育,水土保持營」,帶領小朋友從小水滴旅行以及水土相關設施的認識去體驗生態,了解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實習記者吳慧欣採訪報導

為了讓弱勢家庭的孩童有不一樣的暑假,國立教育廣播電臺和東勢林場共同舉辦「環境教育,水土保持營」,台中市善牧基金會的孩子們不畏豔陽,認真跟著黑熊老師、貓熊老師走訪東勢林場。讓小朋友走進大自然的教室,從遊玩中學習環境教育。

貓熊老師透過小水滴的旅行跟小朋友精彩互動,小朋友扮演喬木、灌木、草本植物、小水滴、樵夫的角色,以戲劇遊戲的方式進行環境教育,傳達種樹與水土保持的重要性。

黑熊老師帶著孩子們邊走邊看,小朋友大喊著怎麼有大型水溝,黑熊老師說那不是大水溝,那是滯洪池,為了避免雨水過多造成水災,雨水可以往下滲變成地下水,也可以防止地層下陷。

孩子們看到山坡處上裸露的樟樹根,問黑熊老師說為什麼樟樹的根不在土裡在外面,因為下雨的時候雨水把土壤沖掉,但樹根是支撐作用,沒有支撐力的話,颱風來樹就會倒,這樣就是水土保持不好,造成嚴重的災害。

參加營隊的小朋友燦爛的說,這個活動好好玩好有趣,而且不可以亂砍樹,水會跑走,會有土石流。 教育電臺彰化分台長許健挺表示,透過實地走訪生態環境,在遊玩中學習環境教育,鼓勵小朋友多走出戶外,認識不一樣的大自然,親身接觸教科書內的知識,讓小朋友體驗不一樣的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