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證明"供國內使用 學者:有效催出疫苗打氣

指揮中心本週開始推行「數位新冠病毒健康證明」,除了提供出國使用,未來國內的接種和檢驗證明,也不排除可用數位方式代替,公衛學者指出,相關做法可望提升民眾接種意願,但有醫師認為,想催出打氣,還是要找出更便民的接種方式,例如安排到府施打,或持續設置機動接種站,比較有效。

班機緩緩降落桃園機場,第15批民間捐贈輝瑞、BNT疫苗一共93.8萬劑,清晨6點多運抵台灣。

今年最後一批! BNT疫苗93.8萬劑清晨抵台
今年最後一批! BNT疫苗93.8萬劑清晨抵台

地勤人員卸貨清點,送往冷凍倉儲進行後續檢驗封緘,這也是今年(2021年)最後一批疫苗來台,總計BNT到貨量已達1333.6萬劑

雖然疫苗供貨充足,但第二劑涵蓋率仍在67%停留,遲遲無法突破70%,指揮中心本週推出「數位健康證明」,除了能出國使用,未來不排除也可替代,國內現行住院、陪病,或八大行業等從業人員的接種和檢驗證明,是否真能藉此催出打氣?

今年最後一批! BNT疫苗93.8萬劑清晨抵台
今年最後一批! BNT疫苗93.8萬劑清晨抵台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對於刺激疫苗接種的效果,應該是不明顯的,因為那個數位疫苗證明,主要是你出國要用的,那你要增加第二劑第三劑的接種率,就是要方便,有一些人比較行動不方便的,你不然就去他家裡幫他打,不然就是在他附近有一些接種站,讓他是比較方便的。」

但公衛學者認為,國內推動數位證明,還是能刺激民眾接種意願,有助於防範群聚感染與社區傳播,當中的紀錄項目,也能幫助判斷免疫力是否足夠。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說明,「疫苗品牌疫苗的接種批次劑數日期,都是控制疫苗免疫保護力,是不是失效的一些重要因素。」

今年最後一批! BNT疫苗93.8萬劑清晨抵台
今年最後一批! BNT疫苗93.8萬劑清晨抵台

台大兒童醫院院長黃立民表示,「將來就是入境的人,應該最好都是有,數位化的疫苗接種證明,然後到底我們將來是認定,打兩劑還是打三劑才可以進來,這個是可以討論的。」

不論邊境是否放寬,數位疫苗證明都將成為必要選項。醫師分析,如果春節返鄉潮防守的好,Omicron沒造成大量重症死亡,搭配抗病毒藥物問世,未來7+7的檢疫政策,也可望再度鬆綁。

今年最後一批! BNT疫苗93.8萬劑清晨抵台
今年最後一批! BNT疫苗93.8萬劑清晨抵台

(民視新聞/陳子凡、李建緯 台北報導)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謝京穎.張家瑋登高一呼 寒冬捐年菜做公益
快新聞/跨年夜全台凍番薯! 氣象局曝「這個地區」看到曙光機率最高
影/冬季必備白飯殺手 蘿蔔滷肉1秘訣提升美味

更多相關新聞
第15批BNT疫苗93.83萬劑抵台 效期到明年3/28
爭取美國認可 美媒曝高端疫苗聘拜登顧問之弟擔任說客
高端聘說客盼疫苗進美國 阿中這麼說
湧入100多名胸痛患者!醫師曝幾乎都打「這款疫苗」
國際疫情隨年假升溫 第3劑疫苗間隔時間是否應縮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