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發部運用AI技術識別社群詐騙廣告:每天能搜到5千至1萬筆

發展部次長林宜敬今表示,打擊詐騙要從源頭遏制詐騙的蔓延,數發部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來提升識詐、防詐的效率及效能,發揮「以快制快」、「聯防打詐」的綜效。(李奇叡攝)
發展部次長林宜敬今表示,打擊詐騙要從源頭遏制詐騙的蔓延,數發部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來提升識詐、防詐的效率及效能,發揮「以快制快」、「聯防打詐」的綜效。(李奇叡攝)

數位發展部次長林宜敬今表示,打擊詐騙要從源頭遏制詐騙的蔓延,數發部運用先進的科技手段來提升識詐、防詐的效率及效能,發揮「以快制快」、「聯防打詐」的綜效。因此投入2000多萬元經費,委託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以AI技術迅速識別詐騙訊息,每天約能搜到5千至1萬筆,並下架其中9成。

資安院綜整近20年台灣詐騙事件及美國FBI、澳洲國家反詐騙中心NASC、英國內政部等單位的研究,歸納出愛情交友、金融投資、產品服務、意外之財、威脅勒索、身分冒充、工作求職、錢騾車手及慈善捐款九大詐騙態樣。

目前最盛行的是金融投資、身分冒充、愛情交友的混合式詐騙。資安院提醒民眾,特別注意近期網路上冒出來的愛情交友諮詢、官方網址混淆、虛假課程、活動報名騙取個資、假冒慈善捐款機構詐騙等新興詐騙手法。

林宜敬說,數產署委託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研發「詐騙關鍵字提取、資料探勘深化、訊息溯源」等系列打詐技術,除能快速協助相關單位識別詐騙訊息,並能透過持續觀測,提前預測並防範潛在的詐騙行為,更有效地提升詐騙識別的效率和準確性。

例如資安院開發中的人名及帳號識別結果,準確率現階段可達九成三以上,相關技術將可助益政府更快速地展開打擊詐騙的行動。不過林宜敬也點出,不滿媒體平台下架詐騙廣告的速度,未來透過自動化的方式來取代原先人工作業,以META為例,每天能搜到5千至1萬則詐騙訊息,先利用AI排定優先順序,以加速平台處理速度,也讓平台有所依據。

數發部強調,持續推動與公私部門協作,並將充分運用數發部轄下資安院及其他轄下法人的技術研發能量,並從法規治理、技術研發及意識提升等多面向,推動超前部署、源頭打擊、防患未然的打詐生態系,保護每位民眾的權益,進而為社會大眾提供一個更加安全、安心及安穩可靠的「數位信任」生活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