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平權與國民美學-談紙風車從「319」到「368」的文化下鄉工程

中國時報【林谷芳(台北書院山長)】 從「319」到「368」,紙風車藝術下鄉的工程整整持續了10年。這10年,多少偏鄉弱勢的兒童第一次有了親炙表演藝術的機會,第一次有了超越於生活現實卻又回歸生命本質的感動,而一次次的募款,一次次的演出,一次次獨一無二的經驗,一次次筋疲力竭的往返,原來就不是只靠熱誠能撐起來的,其中的辛苦盡多難為外人道者,但看到孩子的笑容,看到舉家而來的興奮,李永豐與他的團隊也就只剩下一個「值得了,再做下去吧」的念頭。 生命的感動是讓事情一路能走下來的原動力,但觸動會深,在孩子的純真外,也因於我們之前做的不夠。倪再沁任國美館館長時曾有過一個調查:在原來台中市外的中部地區兒童,小學畢業前進過美術館的竟不及百分之一,這讓他有了「行動美術館」的設置,將高真傳輸的複製畫帶至鄉間,訓練志工,讓偏鄉孩子和大人能有首次藝術欣賞的經驗。 這種工程合該在各地進行,畢竟,強弱階層的文化機會不僅在前期沒能被努力平衡,後期貧富的懸殊又加劇,問題甚至較前更為嚴重,而當文化只成為強者的權利時,它存在的正當性乃不可避免地會被質疑,由之產生的異化更就無時不在。 的確,在大家批評整個社會不重視文化時,我們卻很少回過頭來想想,文化圈與相關單位又對社會大眾提供了怎樣的文化經驗?文化平權如果不能成為文化建設上的一個根本考量,許多問題也就得不到解決。 在台灣,平權問題常被炒作成南北問題,其實,都市中產階級的地域流動障礙並不大,真無法流動的是城鄉、中心邊陲、本島離島的強弱位差,而紙風車「319」「368」工程正是從這最基底處入手,它既是播種工程,更是普遍翻土的改造,只有這樣,文化才能真正遍地開花。 說遍地開花,不得不談國民美學。美學經驗原是國民的基本權益,而沒有國民美學更就難言文化的真正建構,畢竟,缺了國民這廣大的底盤,文化的高處就失掉了支撐,正如國民不看戲,再好的劇團也無法生存般:此外,缺了這國民的基礎,金字塔上的成就也可能就只是藝術界本身的自戀。正所謂「極高明而道中庸」,缺乏高明的中庸是庸俗,沒有中庸的高明是異化。 正是這文化平權與國民美學的欠缺,台灣的文化界儘管濟濟英才,文化發展卻就永遠在泥淖裡停滯,就此而言,紙風車這工程又何只是戲劇界之事、文化界之事,更是關聯全體社會發展之事,而值此工程10周年之際,尤須再有更多人的加入,真能如此,就乃兒童之福!國家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