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再起》胸腔科醫無法幫患者開抗病毒藥物...蘇一峰:政府別再說沒有缺藥了!

疾管署18日表示,國內疫情上升且處流行期,醫師表示臨床有缺抗病毒藥物,呼籲政府正視缺藥問題。(圖片來源/photoAC)

國內新冠疫情進入Omicron以來第六波流行期,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疫情處於上升階段,預計在8至9月達到高峰。

疾管署18日表示,國內疫情上升且處流行期,上週(6/11-6/17)新增623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6/10-6/16)新增329例上升,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38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20例上升,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近4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JN.1占比分別為60%及54%,為國內主流株,惟近期占比緩降;另KP.2的占比則略升,分別為13%及27%;KP.3占比則持平,分別為9%及5%,持續監測變異株流行趨勢。

為何新冠疫情再起?胸腔科醫分析3大原因

胸腔科醫師蘇一峰接受《信傳媒》電訪時指出,新冠疫情最近的確開始有變嚴重,確診、門診、住院人數都有增加,他分析主要有幾個原因:

1. 台灣在5月時口罩解禁、疫情告一段落後人群接觸又更頻繁,現在大家口罩也比較不戴了,就讓病毒更容易傳播。2. 台灣病毒株現在又有變異株JN.1突變出KP.2,原本的保護力又顯得不太夠了,就更容易傳染,造成新一波疫情又起。3. 近期新冠疫苗施打率偏低,民眾容易跟病毒共存,也更容易被感染。

問到民眾要如何自保?

蘇一峰強調,高風險族群要保護自己,還是要注意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也可評估自身狀況接種疫苗,「不過目前疫苗保護力也不是針對JN.1、KP.2新病毒株,所以保護力有限,但還是比較不容易變成重症,其他有相關症狀者也建議要提早就醫,在家可以先使用快篩確定診斷,若診斷出來就到醫療院所治療、拿藥,特別是年長者或慢性病患者較容易重症,針對這群患者更要提早到醫院治療甚至住院。」

患者無法開立抗病毒藥物...醫籲政府:不要再說沒有缺藥了!

蘇一峰也提到,他的病人無法開立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Molnupiravir),「藥局一問全台大缺藥,疾管署跟媒體又說莫納皮拉韋藥物足夠、沒有缺藥,結果現在莫納皮拉韋還是開不出來,又是平行世界嗎?這次又跟點滴一樣,沒有缺藥,只是開不出來嗎?」

他進一步指出,「可以感覺到疾管署對這次疫情沒有先有動作、反應太慢,上次超前部署,但這次感覺沒什麼反應,快篩也是等到疫情開始流行才說要購買、再緊急請藥局診所幫忙發送。」

而針對抗病毒藥物Molnupiravir、Paxlovid,蘇一峰表示Molnupiravir其實對一些有在用藥的慢性病人來說很重要,「因為Paxlovid會跟幾百種藥物有交互作用,那現在Molnupiravir缺藥是很明顯的,且醫院其實是相對不容易缺藥的地方,但連醫院都表示有缺,診所更是,何況很多基層醫師、社區藥局都已經表示缺藥,疾管署竟然澄清沒有缺,跟點滴事件一樣,一開始基層說有缺,食藥署說沒缺,結果後來要花幾億去彌補,希望政府面對問題不要逃避。」

KP.2傳播力約為JN.1的1.2倍,可施打新冠疫苗防重症

耳鼻喉科醫師張弘也在臉書發文指出,「近一個月以來門診新冠患者有增加趨勢,其中輕症居多,但仍有部分患者症狀嚴重,引發喉嚨劇痛、吞嚥困難、胸悶、呼吸急促、咳嗽、嗅覺喪失等。」

根據統計,KP.2傳播力約為JN.1的1.2倍,在美國占新冠感染比例從3月的1.4%、5月快速上升至28%,傳染力驚人,「這也需要格外注意,是否會在夏季新一波的疫情高峰。」

疾管署說明,國內新冠XBB疫苗迄今已累計接種277.7萬人次,上週(6/10-6/16)接種人次1.3萬,亦較前週(6/3-6/9) 1.2萬人次增加8.33%,全國接種率11.40%,65歲以上第1劑及第2劑接種率分別為20.62%、1.63%。近期國內疫情上升,接種XBB疫苗是能減少感染後重症或死亡風險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全國尚餘莫德納XBB疫苗約286.9萬劑、Novavax XBB疫苗約4.1萬劑,呼籲尚未接種新冠XBB疫苗者儘速接種。

張弘也提醒,民眾出入公眾場所時建議戴口罩、勤洗手,如果有發燒可快篩後盡速就醫。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先進封裝CoWoS需求大爆發 日晶圓切割機大廠Disco股價1年半飆5倍
錠嵂保經領先業界首屆AI競賽圓滿落幕 北科大團隊勇奪冠軍
南山人壽股東會》尹崇堯:短期內沒上市時間表 現階段專心接軌IFRS17、ICS新制

◤防疫抗流感 戰勝病毒必備◢
激省醫療口罩 台製單個不到5元
抗菌洗手乳 超值組合99元起
酒精濕紙巾 出門必備隨時殺菌
補充益生菌 大人小孩加強防護力
每日所需維他命 發泡錠、膜衣錠這邊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