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化社區營造協會認養國有土地綠美化 舉辦活動邀請民眾認識古道

新化社區營造協會週日將舉辦踏勘舊台南農改場新化分場古道活動。(新化社區營造協會提供)
新化社區營造協會週日將舉辦踏勘舊台南農改場新化分場古道活動。(新化社區營造協會提供)

記者黃文記/新化報導

新化社區營造協會認養已荒廢多年的舊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新化分場及鄰近區域閒置的國有土地,除了重新踏勘、修復古道,也整理出「西拉雅之眼」關懷山丘。該協會二十七日上午將舉辦廢棄古道踏勘、健行活動,並有野生動、植物的導覽解說,邀請民眾共同關心、認識古道。

這項活動由文化部、台南市政府文化局指導、補助,以及國有財產署的授權,事前曾辦座談會,邀請農業部畜試所牧草博士許進德、曾在台南農改場服務四十年的退休員工蘇連進主講舊農改場的昔日歷史、環境演進,以及古道週邊的野生動、植物,兩人也會在二十七日的古道踏勘擔任導覽解說。

新化社區營造協會理事長盧勝一表示,該古道全長一點五公里,是昔日連接口埤到新和庄聚落的道路,舊的台南農改場新化分場就位在古道兩側,後來因開闢一六八線道路,加上新化分場搬遷,古道荒蕪數十年,淹沒在荒煙蔓草之中。該協會去年八月份曾組織志工前往探勘,清理古道上的障礙物,並修便橋以利行走。

該協會還將一處認養的空地種植花木美化環境,製作竹編椅子供民眾休憩,取名為「西拉雅之眼」關懷山丘。盧勝一希望讓該處成為人與野生動物共享,分享百年植物芬多精,散步欣賞晨曦、夕陽,靜思、心情沈澱的好地方。

盧勝一指出,古道就位在口埤聚落不遠處,距離新化街區不到五公里,沿途的野生動、植物豐富,有百年芒果樹、槭葉樹、橄欖樹、牛心梨、光蠟樹、鳳凰木、黃金果、蘋婆、人心果等,以及草鶚、白鼻心等,對於地方具有重要的文化意義,也是值得開發的休閒秘境、觀光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