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實支險若採「只賠1次+補差額」 專家批:很瞎

實支實付醫療險新制,原定在七月上路,不過現在研議到十月才進行,改革重點就包含取消副本理賠、理賠額度不超過醫療費用總額等。保險專家就說,雖然可解決不當得利問題,但對消費者來說,風險管理策略受到影響,而理賠送件順序,也影響保險業者,至於新實支險延後,到時會不會再有一波停售潮,專家說與新制無關。

圖/TVBS
圖/TVBS

記者張蕙纖:「要讓保險理賠回歸,損害填補的精神,金管會提出,新制實支實付醫療險,也就是只會支付,實際(支出)金額,以及只接受正本(理賠),原定7月就要上路,不過現在(研議),延後到10月才要執行。」

新制上路對民眾影響在哪,舉例來說保戶投保A和B,兩家保險公司保額各10萬,而保戶實際醫療費用支出是16萬,選一家公司先申請理賠,A公司賠10萬後,剩餘的6萬則由B公司理賠,不管保幾家總額都不能超過實際醫療費,綜觀來看不當得理問題確實解決了,卻還有衍伸問題。

保險經紀人書世寧:「希望透過兩張實支實付,來弭補我其他無形的損失,這個風險管理策略就會失效,第一家賠完15萬(舉例金額),後面兩家就不用賠了,這其實是一個很瞎的作法,因為這兩家本來,應該要分攤責任,他們因為我送件順序,導致我不用分擔這筆錢,這是錯的那誰要當第一家。」

另外有五家壽險公司,將在6月底停售21張保單,包含住院醫療意外傷害失能險等,其中又以富邦12張最多,擔心停售潮和新實支險上路有關 ,現在延後到10月,到時會不會再有一波停售潮。

保經公司業務協理林彥彣:「這些險跟新制無關,主要是為了因應,IFRS17的一些,會計準則制度,而去擁有的一些影響。」

金管會也說,停售是公司經營策略考量,和實支險新制無關,只是每當有保單停售消息,就會有搶購潮,對保險公司來說,反而是另類賺業績策略嗎。

保經公司業務協理林彥彣:「上架下架的風潮,來去當作他們營運策略,其實這是治標不治本,但確實商品停售,對市場上一些客戶來說,一定會有一些,以後再也買不到的心理情緒。」

新制變動,消費者權益是重點,保險業者,也要時刻打算。

更多 TVBS 報導
實支實付「醫療意外險」掰了!20張保單停售 一圖秒掌握
申請理賠 遭求補9醫院病歷 女:刁難
全損才賠!強震後受理至今 僅15戶獲賠償
650元芒果發黑出水!買家怒 賣家疑:你偷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