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台灣蕨類切入觀賞植物市場
台灣有7百多種蕨類,在全球上以「蕨類王國」著稱,但是綠意盎然的本土種蕨類受限於傳統培育繁殖技術的因素,無法商品化生產,難以打入園藝市場。農委會台東農改場特別開發出創新的「綠球體組織培養技術」,解決蕨類種苗量化生產的問題,縮短栽培時間,讓本土原生種的蕨類可以成為觀賞植物,走入民眾家中。(張佳琪報導)
蕨類有著青翠碧綠的葉姿,是讓人賞心悅目的植物,也給人舒緩心情的感覺,市面上卻看不到本土蕨類的觀賞植物,原因是它的繁殖方式有很難用批次量產,影響商品化應用。
農委會台東農改場研究人員希望推廣台灣原生蕨類,積極研究量化生產方式,開發出「綠球體組織培養技術」。台東農改場副場長陳昱初表示,目前長葉腎蕨、闊葉骨碎補、海岸擬茀蕨三種本土蕨類,已經能夠進行批次生產規格化,植株的產量也穩定,生長時間縮短、植株生長勢整齊,觀賞價值高,可望發展為觀賞用蕨類。陳昱初說:「這個技術我們未來希望技轉給業者用,把我們本土原生蕨類推向全世界」。
蕨類耐陰好照料,很適合擺放家中。台東農改場已經著手進行其他珍貴原生蕨類的繁殖技術,開發本土蕨類的商機,讓更多民眾可以接觸蕨類。
(照片:農委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