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分析-缺不缺電 不是賴揆說了算

工商時報【文╱邱琮皓】

行政院長賴清德昨(5)日拋出「三接換深澳」的議題,若通過天然氣第三接收站環評,將評估是否停建深澳電廠,但回顧過去1年深澳環差案的審理期間,環評委員不只一次要求經濟部評估深澳的必要性,難道這次在賴揆授意下重啟評估,會有不一樣的結果?台灣的缺電該怎麼解,是要尊重專業,不是賴揆說了算。

據經濟部能源局在深澳環差案時提出的資料,深澳在國家整體能源政策的開發必要性有能源多元、能源分散、區域公平、穩定供電等四大重點,特別是當時能源局與台電都強調,考慮煤炭具有蘊含量高、供應穩定以及易於大量儲存、儲存天數高等優點,未來發電雖然以天然氣為主,但仍需維持一定比例的燃煤發電,來分散能源供應風險。

停建深澳電廠,是否代表能源將過度集中於天然氣發電?若評估停建深澳電廠其實不會造成這類問題,是否代表能源局與台電在深澳的環評大會上所提供的資料,其實是求一時的矇混過關?

在經濟部的2017年至2025年新增及除役機組規劃中,由三接供氣的大潭電廠8號機組將在2022年商轉,而深澳電廠兩機組也分別在2025、2026年完工加入。每一個新增、除役機組淨增減量、裝置容量變化,都是經過專業計算,缺少任一塊拼圖,都會讓備用容量率少於15%。

賴揆用「評估停建」深澳來尋求支持,讓攸關三接的觀塘環評案能過關,但是否會在觀塘案過關後,即評估發現深澳電廠無法停建?一個國家的能源轉型政策,應當由專業來主導,在穩定的供電下逐步調整發電結構,而不是以「話術」來騙得能源轉型。

深澳電廠蓋不蓋?
為選舉?深澳電廠可能不蓋了
蓋電廠也能出爾反爾 台電錯愕
環團斥打假球 為搶救蘇貞昌
回想那一票 詹順貴情何以堪
能源配比失衡 缺電恐成日常

______________

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快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