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眼/新青安 鼓勵自住變鼓勵投機

回過頭去看,政府其實祭出過好幾波打炒房措施,但是為何房價一去不回頭?這波更有許多第一次買房的「小白」勇敢進場,某種程度的確已達到去年總統大選前推出新青安的目的,只是從鼓勵自住變成鼓勵投機,這是賴政府想要的嗎?

國發會在二○二○年十二月推出健全房市方案,重點是針對預售屋紅單炒作、個人藉公司、分割房屋避稅等現象,強化交易行為管理,並強化社會住宅及租金補貼,確保房地產市場健全發展,資源合理配置。

同一年,中央銀行也從二○二○年十二月起,陸續針對房市採取六波選擇性信用管制,不外乎限制特定區域的第二或第三戶房貸成數,目的是鎖定有錢買第二棟以上房子的人限制其資金動能。

內政部則是在去年修正「 平均地權條例」,主要重點是:限制預售屋、新成屋換約或轉售;限制私法人購屋,並重罰炒作行為。更早以前,在二○一六、二○二一年,財政部分別祭出「房地合一」一點○及二點○版,要讓短線進出房市的投機客付出重稅的代價,以阻斷房市炒作風氣。

這一波波看似熱鬧的打炒房措施,政府無非是想據此證明對向來高居民怨之首的高房價有所回應,但為何房市不僅未冷卻,反而再現狂潮?甚至把一些年輕人拉進來加入炒作行列,豈不諷刺?難怪外界會認為,這些打炒房的動作都是在打假球,只是做做表面工夫。

拉長時間來看,除了二○○三年遇到百年大疫SARS而房市急凍,其餘期間房價大趨勢是沒跌的,這波更在許多條件配合下,意外造就房市榮景。這些因素包括:低利率環境、通膨壓力上漲,且明年碳稅開徵恐導致綠色通膨,再加上股市飆漲的財富效果,此時新青安寬鬆授信條件助陣,都讓小白覺得「此時不買更待何時」?

執政者去年推出新青安,目的當然是為了選票,如果真能讓年輕人買得起房也好,怕的是反而是鼓勵年輕人去買了他買不起的房,買了房之後才是夢魘的開始。或是有些人因嚐到甜頭,直接升級變成炒房的投機客,更不是政府樂見的吧。

面對房市盤根錯節的問題,政府各部會不能再各行其是,必須要有系統性思維,包括:一、高房價是相對於低薪的比較結果,民眾買得起房,就不會認為房價高。台灣長期的低薪問題必須獲得解決,這點須調整產業結構。

其次,房產價格牽涉到銀行擔保品乃至金融安定,也涉及企業周轉,政府不想造成房市崩盤,就不能放任房市暴起暴落。房市健康發展就是隨經濟穩定及溫和成長。

短期來看、新青安之所以惹議,就是恐招致沒能力的人進來買房,一旦付不起房貸造成個人信用破產、銀行呆帳,將危及社會及金融安定。讓新青安回歸協助「自住」本質,而非助長炒作,是當務之急。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地主好奇新竹缺什麼? 在地推「1知名品牌」進駐賺爆:竹科人在乎CP值
真.台灣味?外國友人來台欽點「1美食」 他聞連鎖店名楞了
機師進駕駛艙「這儀容」踩大禁忌 外媒:關鍵時刻會影響生命安全
獨/金鐘視帝吃不起300元鰻魚飯 抱10張台積電賺翻了

看更多相關新聞
新青安新貸戶要簽切結書了!如違規將「把錢吐回來」
寬限期達5年 青年:比房租還便宜
40年房貸太香 學者:思考退場機制
以租代買 七期豪宅租金衝上20萬
房價持續衝!「六都+新竹」新屋均價站穩5字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