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文化慶典的創新考驗

中國時報【曾百村】 一年一度的雞籠中元祭,是基隆最重要的民俗慶典,其中又以放水燈與封街遊行活動最吸睛,有別往年花車遊行常讓來賓覺得了無新意,今年開場舞劇《共願聚香火》頗獲好評。但在掌聲暫歇後,市府可能得好好思索明年活動如何兼顧保存文化精髓、推陳出新活動內容,讓中元祭典繼續精采熱鬧下去。 每年中元祭放水燈遊行活動,都會邀請國外姊妹市嘉賓坐在舞台前方觀賞,但隨著遊行花車時間拉長,3小時遊行內容,大多只是社區成員揮旗、抬著布條路過觀禮台,愈來愈多貴賓「閉目養神」,點出花車遊行內容乏善可陳的問題,連文資委員都忍不住提出批評。 文化部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林茂賢曾質疑,基隆四大軒社是最珍貴的在地資產,應在遊行活動優先出場,但2016年中元祭放水燈遊行,卻安排6個團隊跳小蘋果舞、5個跳三太子,未呼應中元祭核心價值,變成基隆人「自己在玩」,未能擴大推廣以文化為核心的慶典精神,實在可惜。 尤有甚者,今年負責主普的宗親會部分成員,竟在市長接受媒體訪問時,只因記者問了無關中元祭的問題,當場拍掉媒體麥克風,甚至在開幕劇表演之際,擔心自己主普的車隊無法準時進場,數度大聲吆喝表演團體「演快點」,不尊重他人的無禮舉止,不僅造成尷尬,更降低了活動的文化水平,貽笑大方。 參與遊行的民眾對今年開幕劇掌聲相當熱烈,表達出對編劇的用心,以及文化局藉由開幕劇傳達中元祭歷史背景文化的肯定,但若未來中元祭想要成為國際級活動,文化局除了深化中元祭文化核心價值外,還得「進化」一下主普的宗親會,讓雞籠中元祭真正成為台灣最具特色的文化盛宴,搏得更多激賞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