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柔性訴求 為十九大後留伏筆

中國時報【崔慈悌】 中共即將召開十九大之際,蔡英文總統國慶日針對兩岸的談話,基調上並無太大突破,但在賴揆「台獨主張」事件後,蔡首度提及「兩岸交流30年」,相較「台巴斷交」事件後的談話,訴求更為柔性,也為十九大之後的兩岸關係預留伏筆。 兩岸在對峙40年後,政府1987年宣布開放赴大陸返鄉探親,這30年來兩岸民眾從隔絕到互訪,發生不少感人的故事,透過一點一滴的磨合,也讓彼此從猜疑逐步建立互信,這些成果確實得來不易,相信誰也不願意看到兩岸重回隔絕對抗。 這30年來兩岸關係所以能夠發展,靠的是彼此之間持續的釋出善意,包括馬政府時代開放的兩岸三通及陸客來台。蔡英文在國慶談話中,呼籲兩岸珍惜30年得來不易的成果及累積的善意,「在既有基礎上,尋求兩岸關係的突破」,這意味著她也將概括承受這30年來歷任總統的主張和作法。 相較於「台巴斷交」之後,蔡英文喊出「絕不會在威脅下妥協讓步」「北京做法已衝擊兩岸穩定現狀」的說法,儘管國慶談話並無新意,但已更為緩和,也與她在民進黨全代會中「尋找兩岸互動新模式」的說法相呼應。 除了兩岸關係,這次國慶談話,另一個值得關注的重點是,面對國際間共同面對的非傳統挑戰,蔡英文強調,將會建立以「人道為中心的新安全觀」。 這也意味著在南海等國際爭端的議題上,有別於過去馬政府大多強調歷史及地理固有疆域的概念,蔡政府對於太平島等防守設施上,將更著重以人道與安全為考量,以避開敏感的疆域問題,防止衝突。 從國慶談話來看,在中共十九大之前,蔡在兩岸政策上確實步步為營,也在為未來兩岸新情勢預留更多的彈性空間,至於未來要如何下兩岸政策這盤棋,恐怕要等十九大之後視對方的反應,才會出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