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菸防法上路週年!7成人認「防制配套不足」青少年恐濫用 盼政府把關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新菸防法明定禁止電子煙並納管加熱菸。(組合圖/翻攝自Pixabay)
新菸防法明定禁止電子煙並納管加熱菸。(組合圖/翻攝自Pixabay)

明日531是「世界無菸日」,​《菸害防制法》(菸防法)新制上路已逾週年,總統賴清德上任前就已喊出「健康台灣」政策目標。但除民團指出其政策內容、論壇建言都缺少「菸害防制」領域外,一項吸菸行為調查也顯示,破7成民眾認為青少年吸菸問題嚴重、擔心造成的健康傷害將加重未來健保負擔;對於加熱菸將開放,也有68.2%民眾認為青少年的菸防配套措施不足,認為若要開放應先建立完善配套措施、避免青少年濫用菸品。

身為台灣首位醫師總統,賴清德勾勒「健康台灣」的國政願景,承諾將以健康作為國家政策的核心原則,並以降低癌症死亡率三分之一為目標。不過,菸防法新法通過一年多以來,國內吸菸率不降反升,甚至在校園也相當氾濫。

2023年3月修正實施的《菸害防制法》,明定禁止電子煙並納管加熱菸,規定指定菸品須申請並通過健康風險評估審查辦法(審查辦法),才可以上市販售。根據國健署官網5月23日最新統計,加熱菸審查已有12業者申請、3家進入健康風險評估審查程序。另,去年3月同步宣布的「加味菸」禁令卻仍停留在預告禁止薄荷等四口味階段,說好的草案今年「二次預告」遲遲未見。

而據衛福部110年發布的「青少年吸菸行為調查」,推估有超過7.9萬名青少年正在使用電子煙、1.6萬名使用加熱菸,讓不少家長及民團不禁擔憂,未來開放後數據恐怕持續攀高,將使得青少年更早接觸菸品,增加吸菸成癮比例。

國健署官網最新公布「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已有12業者申請、3家進入健康風險評估審查。(圖/翻攝自國健署官網)
國健署官網最新公布「指定菸品健康風險評估審查」,已有12業者申請、3家進入健康風險評估審查。(圖/翻攝自國健署官網)

對此,《榮泰創數據》今年4月份針對20歲以上的國人,採用「市話」及「手機」電話雙底冊,進行人員電話訪問,並依據「基礎調查」、「加熱菸認知」、「法規認知」、「青少年議題」等四大架構進行研究調查,了解新菸防法上路後民眾對於菸害防制相關政策的認知程度,以及對於開放新興菸品的態度和看法。有效樣本為1078份(市話完成538份,手機完成540份),在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約 ± 2.98個百分點。

調查結果顯示,有74.1%的民眾認為青少年吸菸問題是嚴重的,其中有37.9%的受訪者表示非常嚴重,36.2%表示還算嚴重,整體不嚴重比例合計為14.5%。其中在年齡層方面,20至29歲的年輕群體認為「嚴重」的比例最高、達83.7%。對於吸菸人口年輕化,整體有70.9%的民眾「會擔心」造成的健康傷害,將加重未來健保負擔;另有75.8%的民眾認為新興菸品「會讓青少年族群更容易開始吸菸,造成菸品成癮」。

調查發現,破7成民眾認為青少年吸菸問題嚴重,也有68.2%民眾認為青少年的菸防配套措施不足。(圖/翻攝自《榮泰創數據》調查)
調查發現,破7成民眾認為青少年吸菸問題嚴重,也有68.2%民眾認為青少年的菸防配套措施不足。(圖/翻攝自《榮泰創數據》調查)

此外,針對加熱菸可能開放,有68.2%民眾認為青少年的菸害防制配套措施「不充足」,在新興菸品猖獗的當下,政府應針對青少年菸害防制辦法進行加強。民眾認為最需加強的是「網路販賣菸品氾濫」(64.6%),現在網路購物便利,應從販賣源頭管理降低其取得機會;而「新興菸品防治教育不足」、「查緝菸品人力不足」等問題也相當重要,都有5成以上民眾提及。

最後,在相關法規的知悉度上,超過7成5的民眾認為菸害法規教育宣傳不力,在開放加熱菸之前,應先有完備配套措施,再考慮讓新興菸品進入市場,以確保公眾對於新興菸品的了解程度和風險認知。

郭斐然醫師(中)表示,賴總統新內閣的「健康台灣」政策中未見菸害防制。(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郭斐然醫師(中)表示,賴總統新內閣的「健康台灣」政策中未見菸害防制。(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台灣醫界菸害防制聯盟秘書長、台大家醫部主治醫師郭斐然認為,呼吸道、腎臟、心血管疾病等都與吸菸息息相關,賴總統新內閣的「健康台灣」政策中,卻有一塊消失的版圖-菸害防制。他說台灣現估計約300萬吸菸人口,每年約2萬人死於菸害,十大死因皆與吸菸有關,最新的成人吸菸率不降反升,青少年使用電子煙3年增加1.4倍,再再顯示一個事實:沒有菸害防制,就沒有「健康台灣」。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吸菸害人害己 戒菸可減少健康的危害
吸菸能導致肺癌、心臟血管疾病及肺氣腫
孕婦吸菸 易導致胎兒早產及體重不足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業者曝光!他吃蛋糕咬到「蟑螂碎屍」嘉市衛生局揪3缺失:現場也有蟑螂
挑戰賴清德!民團喊話總統「健康台灣」拼圖缺一塊:籲全面禁止加味菸
擴權法案強行3讀 吳崑玉嘆藍白營「賭錯1事」:未來4年讓我們互相傷害吧
23歲陽光警「牙齦出血」竟血癌?台大醫解惑 示警莫名「4症狀」快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