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胎壓偵測器 明年7月強制加裝

為了減少小型車因胎壓不足導致爆胎進而出車禍,台灣明年七月起所有新出廠的車輛都要強制加裝通過測試,符合標準的TPMS胎壓偵測器。不過早在二○○五年十月,美國就已經制訂聯邦機動車輛安全標準,並明訂二○○七年九月後所有在美國銷售的汽車都必須安裝胎壓偵測器。 美國最早強制安裝胎壓偵測器,最主要是因為開車人口實在是太多,且根據美國汽車工程師學會調查顯示,美國每年有二十六萬件交通事故是因為輪胎導致,當中七十五%的輪胎故障是來自於氣壓外洩或充氣不足。 美國制定汽車必須安裝胎壓偵測器法規後,隔了七年後歐盟才跟進,主要是因全球製造商跟不上,無法提供足夠穩定的胎壓偵測器系統。歐盟法規要求汽車加裝胎壓偵測器後,隔了兩個月韓國與日本跟進實施,去年十一月台灣與、印尼、以色列、馬來西亞、菲律賓、土耳其等國,也都一同於國內推出相關法規。 ARTC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經理黃品誠表示,法規要求安裝的胎壓偵測器,只要有提供最基本兩項功能,任何一輪的胎壓不足(洩壓二十%)、多輪胎壓同時不足的情況都要能分別在十分鐘內、六十分鐘內提供駕駛警示(警示燈號亮起後保持恆亮);胎壓偵測器系統故障時,也必須要在十分鐘內告知駕駛(警示燈號閃爍後恆亮),若是胎壓恢復正常警示燈號也要能自動熄滅才行。只要具備兩項功能並保證系統穩定就能通過「警告指示」、「戳穿試驗」、「擴散試驗」、「失效試驗」四項整車測試要求。 黃品誠指出,相信法規要求強制裝胎壓偵測器,確實能夠有效減少因胎壓不足爆胎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因為駕駛一看到胎壓不足的警示,一定會想趕快到車廠檢查,且就算只有一顆輪胎的胎壓不足,相信民眾大多也會想要車廠人員把其他三顆輪胎一併檢查,如此就能降低輪胎出問題的機率,進而減少因輪胎導致的交通事故。 目前胎壓偵測器主要分為直接式與間接式兩種,直接式是利用安裝在每個輪胎裡的壓力感測器,直接測量輪胎內的氣壓,在透過無線傳輸器發送給車內接收控制器;當車輛啟動時就會持續偵測壓力,一旦偵測數值異常,儀表警示燈就會兩起。ARTC指出,胎壓偵測器廠商表示目前的偵測器的蓄電量,約可持續五至六年的時間,但現在法規才剛上路,電量是否能如製造商說的那麼久,還有待時間去確認。 間接式則是透過汽車ESC或ABS系統的輪速感測器,藉由車輛行駛過程中,比較車輪間的轉速差異,達到監控胎壓的目的。假設其中一輪胎壓較低時,輪胎就會比較小,轉動圈數也會比其他三個輪胎高;只要轉速達到預設值,系統就會產生警示。不過這種方式要通過檢測比較困難,因為輪胎磨耗程度、輪胎規格不同等,轉速也都會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