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安釀信用膨脹?金管會:回歸授信5P原則把關

(中央社記者謝方娪台北18日電)房市火熱,央行祭出第6波選擇性信用管制,金管會今天表態,無論日常監理或金檢,央行新動作將列入必要關切事項;至於外界關注新青安政策會否造成年輕人信用膨脹或用於轉租,回歸銀行落實授信5P原則管控,金管會將適時督促銀行落實強化風險控管。

銀行授信5P原則,指的是銀行授信須考量借款戶(people)、資金用途(purpose)、還款來源(payment)、債權保障(protection)及授信展望(perspective)。

央行13日召開第2季理監事會,決議祭出第6波打炒房機制,央行總裁楊金龍提到,央行會記取金融危機教訓,持續緊盯房市,未來關注銀行不動產放款集中度及金融穩定指標,滾動調整措施。

根據金管會統計資料,截至今年4月底止,本國銀行不動產放款(房貸加計建融)占全體放款比率達34.92%,月減0.01個百分點,已連4個月下滑,但若相比2023年同期,則年增0.09個百分點。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今天在例行記者會說明,若觀察近5年期間,國銀不動產放款集中度落在33%至36%區間,比率實際上未有較異常變化,金管會並無特別設「警戒線」,還是要看各銀行風險胃納政策。

對於央行再度出手打炒房,童政彰表示,央行採行第6波選擇性信用管制,調降自然人特定地區第2戶購屋貸款最高成數上限至6成,「這屬於監理上必須被關注的事」,無論日常監理或金融檢查,都將列為金管會關切事項。

外界熱議,新青安貸款政策會否導致年輕人反而信用過度膨脹、條件不足卻硬買房疑慮,或出現新青安轉租現象,童政彰認為,從金融監理角度,新青安貸款政策為政府支持青年住者有其屋的良善美意,因此還是回歸授信個案上,銀行是否踐實授信5P原則。

童政彰說明,政府政策出發點良善,現在討論關鍵在於房貸是否確實用於實質需求,雖然條件上符合首購,但實際上是否用於轉租等,要個案查核,即銀行透過授信5P原則把關,包括審查借戶資歷條件、申辦房貸的實際資金用途是否確實與申貸用途一致,授信擔保品鑑估亦須符合內規條件等。

童政彰表示,案件本質還是回歸銀行對不動產授信風險管理面的5P原則去看,金管會亦將適時透過場外監理或金檢,督促銀行落實強化不動產授信風險管控,確保業務經營穩健性。(編輯:林淑媛)1130618

看更多相關新聞
「新建案一日完銷別再問」揭全台購屋失控奇觀
政府將嚴查新青安! 專家曝實情:對「這塊」市場反而越有利
建商狂推小宅!國建董座:不宜居、別追逐 專家曝「這實坪」最健康
最美星巴克房東易主 建商1.1億無貸買下
卓揆:下周全面檢討新青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