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新.餐.廳-新北高樓景觀鐵板燒+1! 饗賓新品牌〈旨醞〉開箱

英雄來自四面八方,〈旨醞〉內外場團隊成員,不少人過去都曾在名店歷練。圖/姚舜
英雄來自四面八方,〈旨醞〉內外場團隊成員,不少人過去都曾在名店歷練。圖/姚舜
〈鮑魚.蓮藕.昆布柴魚汁〉的鮑魚經蒸、燜而熟,配菜有焦糖蓮藕與焦化鮑魚肚。圖/姚舜
〈鮑魚.蓮藕.昆布柴魚汁〉的鮑魚經蒸、燜而熟,配菜有焦糖蓮藕與焦化鮑魚肚。圖/姚舜
〈旨醞〉套餐甜點〈焦糖白蘭地土鳳梨生乳酪蛋糕〉。圖/姚舜
〈旨醞〉套餐甜點〈焦糖白蘭地土鳳梨生乳酪蛋糕〉。圖/姚舜
鐵板香煎〈日本A5和牛菲力〉(右)與〈Prime級美國去骨牛小排〉。圖/姚舜
鐵板香煎〈日本A5和牛菲力〉(右)與〈Prime級美國去骨牛小排〉。圖/姚舜
〈旨醞〉所用海鮮均為鮮活食材,開餐前廚師會秀食材。圖/姚舜
〈旨醞〉所用海鮮均為鮮活食材,開餐前廚師會秀食材。圖/姚舜
〈濤濤〉是鐵板香煎俗稱「水姑娘」的澳洲岩龍蝦,再搭配晚香玉筍並以蠔乾牡蠣醬提味。圖/姚舜
〈濤濤〉是鐵板香煎俗稱「水姑娘」的澳洲岩龍蝦,再搭配晚香玉筍並以蠔乾牡蠣醬提味。圖/姚舜
〈旨醞〉套餐前菜〈福爾摩沙〉是〈胭脂蝦.墨魚.番茄清湯〉。圖/姚舜
〈旨醞〉套餐前菜〈福爾摩沙〉是〈胭脂蝦.墨魚.番茄清湯〉。圖/姚舜
〈胭脂蝦.墨魚.番茄清湯〉的番茄澄清湯,是以新鮮番茄低溫滴漏萃取六小時而成。圖/姚舜
〈胭脂蝦.墨魚.番茄清湯〉的番茄澄清湯,是以新鮮番茄低溫滴漏萃取六小時而成。圖/姚舜
「化雲丹」指的是以海膽、鮭魚卵為主要食材作的蒸蛋。圖/姚舜
「化雲丹」指的是以海膽、鮭魚卵為主要食材作的蒸蛋。圖/姚舜
〈鐵板香煎牛肉捲〉左邊內餡是剝皮辣椒,右邊是藍紋乳酪和質地柔軟、味道溫和的布里起司。圖/姚舜
〈鐵板香煎牛肉捲〉左邊內餡是剝皮辣椒,右邊是藍紋乳酪和質地柔軟、味道溫和的布里起司。圖/姚舜
走進〈旨醞〉要走過以酒窖概念設計的拱型紅磚廊道。圖/姚舜
走進〈旨醞〉要走過以酒窖概念設計的拱型紅磚廊道。圖/姚舜
〈旨醞〉隱藏版甜點〈鐵板爆米花〉。圖/姚舜
〈旨醞〉隱藏版甜點〈鐵板爆米花〉。圖/姚舜
〈干貝.蛤蜊.XO醬.魚子醬〉的提味醬汁是蛤蜊高湯濃縮、勾芡製作。圖/姚舜
〈干貝.蛤蜊.XO醬.魚子醬〉的提味醬汁是蛤蜊高湯濃縮、勾芡製作。圖/姚舜
〈旨醞〉占地約200坪,有六個鐵板檯與三間包廂,並擁有絕佳高樓景觀視野。圖/姚舜
〈旨醞〉占地約200坪,有六個鐵板檯與三間包廂,並擁有絕佳高樓景觀視野。圖/姚舜

在〈饗 A Joy〉一戰功成,以「給台灣一封情書」的訴求成功打響「全台最高檔Buffet餐廳」的名號與品牌形象後,饗賓餐旅集團再創新品牌〈旨醞〉,正式揮軍挺進鐵板燒市場,開在新北市新莊宏匯i-Tower 38樓的〈旨醞〉首店,正式試營運,除占地近200坪的遼闊空間舒適自在、擁地利優勢有無敵景觀視野外,〈旨醞〉並跟上「鐵板料理新食代」的潮流,菜單上有一定比例的菜式係由後廚房廚藝團隊烹調料理,且沒有矯情炫技,以真材實料與食客味蕾對決,展現一股「大人系鐵板燒」的老派浪漫情懷。

含內場廚房占地近200坪的〈旨醞〉,設有六個鐵板檯與三間包廂。五個長方形鐵板檯、可分別接待10位客人,唯一的圓形鐵板檯則可接12人。賓客走進餐廳必須穿越拱型紅磚廊道,設計師以酒窖概念裝潢設計,旨在傳達「時光能醞釀美味」的品牌精神。

除了空間場域,〈旨醞〉並透過一些獨特設計,試圖拉大與傳統鐵板燒餐廳或鐵板料理餐廳差異,並建立自己的風格形象。例如菜單上的菜名,〈旨醞〉除用時下西餐以「直白只列食材」的方式為菜餚命名,並在每個西式菜名前又以「類文青」的方式加了一個「稱謂」。這樣的方式,有點像日本懷石料理的菜單命名,配合旬節時令,會以一「俳句」誦讚自然。

例如,〈福爾摩沙〉是指〈胭脂蝦.墨魚.番茄清湯〉,〈雙生共舞〉的菜名是〈干貝.蛤蜊.XO醬.魚子醬〉。〈慢慢山海〉則是〈北寄貝.鮮筍.雞精湯〉,文案設計者顯然希望藉這些「文縐縐」的字詞,彰顯菜餚的特色或屬性。

〈旨醞〉是饗賓餐旅第一個在後場廚房規畫有活水海鮮養殖箱(即活水魚缸)的品牌,採訪這天,這四個缸內養著肉質比波士頓龍蝦細緻、俗稱「水姑娘」的澳洲岩龍蝦,南非鮑魚與北寄貝等活海鮮。此也意味饗賓首次將經營觸角向鐵板燒延伸,卻完全不敢小覷客人食材的要求。

台灣最早鐵板燒始於民國60年的〈新濱〉,經時間歷史遞嬗與「食代的歷練」,在上個世紀末,市場鐵板燒早已「主題化」、「菜系化」,且在營運業態光譜上有高中低等不同檔次與等級,且各擅勝場、各擁一片天。

鐵板燒持續演化、進化與優化,來到21世紀,鐵板燒最大的改變與潮流時,鐵板檯已成一「廚具」,廚師可利用鐵板檯蒸、煮、炒、炸,烹調料理出更多樣菜色。另一改變則是,套餐中有半數菜餚來自後廚房。此一改變除使菜餚更豐富多樣,生產更有效率。

〈旨醞〉沒有自外於這股食潮,試營運推出的第一套套餐,其中有些菜餚即出自後廚房。廚藝團隊並設計了各種醬汁為菜餚提味。這些醬汁包括有:蛤蜊醬、味噌奶油醬、昆布醬、牡蠣醬與腐乳胡麻醬等,透過這些醬汁的提味,同樣的食材或料理方式,食客可吃出不一樣的味道。

嗜吃鐵板燒的客人中,不少是「為食材而來」,資深的鐵板燒饕客對食材的認識與理解,有時更往往超過年輕的鐵板燒廚師。鑑此,〈旨醞〉對食材不敢輕忽,初登場菜單中用到的食材就有北海道生食級大干貝、北海道馬糞海膽、南非鮑魚、胭脂蝦、北寄貝、伊比利火腿、海膽、蛤蜊、魚子醬、Prime級美國去骨牛排、馬頭魚與日本A5和牛等,且除傳統料理方式外,部分菜餚並導入了法菜、日料或中菜的料理廚功廚技,使口味更富變化。

除鐵板檯外,〈旨醞〉並規畫了一「甜點區」,客人在板前吃完鐵板料理可「轉移陣地」到這品嘗甜點,此區亦可做作早到客人的休憩使用。早年,台灣高檔鐵板燒亦多有此規畫,只是因為土地租金愈來愈貴,新派鐵板燒多數都「省了這一區」。如今〈旨醞〉再讓它重出食壇,稱得上是一種「老派浪漫情懷」吧。

旨醞

地址:新北市新莊區思源路555號38樓

電話:02-2278-6688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大成大手筆 大陸蚌埠建新廠
太陽光電、離岸風電 雙延宕 連2年未達標 明年挑戰更大
世銀調降陸今明年GDP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