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風式行程行程滿檔 拜登出席G20及訪問越南5大亮點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1日結束旋風式出席印度全球二十大工業國(G20)及拜訪越南的亞洲之旅,在對抗中國在發展中國家的影響力之際,出席一連串的高層會議。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提到,拜登在新德里及河內,雖然強調不想跟中國掀起冷戰,但還是藉著這次行程,說服亞洲其他國家認為美國是比中國更可靠、可值得信任的夥伴。

印度總理莫迪、美國總統拜登和其他國家領袖10日出席G20峰會。路透社
印度總理莫迪、美國總統拜登和其他國家領袖10日出席G20峰會。路透社

拜登表示,「我不想要遏制中國。我只想確認我們與中國是誠實良好的關係,大家都清楚我此言所指」,「我們有機會在全球加強聯盟,維持穩定。這就是這次行程的重點,讓印度與美國有更多合作,更靠近美國,越南也跟美國更靠近。這不是遏制中國,而是有一個穩定的基礎,一在印太地區一個穩定的基礎」。

拜登週日(9/10)與越共總書記阮富仲(Nguyen Phu Trong)談話時也強調這一點,「我認為我們有很大的機會。越南和美國是重要的夥伴,而且我會認為這是很重要的時刻。我此言不是出自禮貌,而是發自肺腑。」

拜登提到了供應鏈和氣候變遷等議題,,期許會更和平、更安全和更繁榮的未來,「我相信我們能做到」,「這可能是一個更偉大合作年代的開始」。

不過儘管拜登如此期望,目前的地緣政治還是有些裂痕,無論是在G20或河內。以下是CNN整理拜登這次亞洲之行的五大看點:

雖然言詞不如預期強烈,美國還是讚賞G20宣言針對烏克蘭的說法

成員國對於氣候變遷和經濟發展等議題達成共識,但是對於是否不要明確譴責俄國入侵烏克蘭,則是看法分歧。

各成員國或組織的外交官努力在G20結束前擬定聯合宣言,但最後針對烏克蘭戰爭的用字遣詞仍然觸礁。官員表示,開會討論超過300小時,提出了15個草稿版本,才有最後結論。

最後妥協的宣言對東道主國總理莫迪有如一場政變,不過用詞仍比美國和西方國家之前各自的立場放軟不少。

宣言提到,「所有國家必須自制,不能用威脅或使用武力來取得領土」,同時提到反對使用核武,並且凸顯戰爭對經濟的影響。

為了反映各國的嚴重分歧,宣言還坦承,「對局勢有不同的看法和評估」。

該份宣言贏得美國的讚賞。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稱該宣言是「印度主席國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一次信任投票,顯示G20能同心協力解決一系列迫切的問題」。

儘管如此,今年宣言的用詞還是不同於去年提到的「大部分的成員國都強烈譴責烏克蘭戰爭」。

俄羅斯作為G20成員國,必須同意針對烏克蘭的任何共識。中國和俄國拒絕在最後的宣言中使用更強烈的字眼,導致任何的共識都難以達成。之前每一次G20高峰會結束時,都有某種形式的聯合宣言。

烏克蘭批評今年的宣言,稱針對俄國入侵烏克蘭的部分,G20沒什麼值得驕傲的。

拜登提出別於中國一帶一路的另一個選擇

拜登上週六宣布一個新的基礎建設和投資計畫,打造一條新的經濟走廊,能連結印度、中東和歐洲,希望能向發展中國家展現美國的承諾,能成為比中國更好的合作夥伴。

CNN分析,這個計畫可能改變全球貿易樣貌,直接挑戰中國的一帶一路。拜登向英國、日本和沙烏地阿拉伯領導表示,這個計畫包含整合性的基礎建設,「但不只是舖鐵路」。

拜登強調,這個計畫還會「創造就業機會,增加貿易,強化供應鏈,刺激連結,奠定基礎,可以加強數個國家的人民的商業和糧食安全」。

美國表示,中國的一帶一路是用強迫性的借貸方法,在發展中國家推動基礎建設,對此指控,北京一再反駁。拜登提議世界銀行改革,是希望能提供發展中國家更好的借貸方案。

少了習近平和普丁的G20

白宮對於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丁沒有出席「感到失望」,但是也稱美國會利用這次G20,加強與其他與會國的合作。

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在拜登與莫迪談話後表示,「我們的印度夥伴對於他們沒來真的很失望,而且很感激我們來了」。

印度總理莫迪9日歡迎美國總統拜登進入G20第一場會議。路透社
印度總理莫迪9日歡迎美國總統拜登進入G20第一場會議。路透社

這是習近平自2012年上台以來第一次缺席G20高峰會,就某些方面來看,的確失去了一些機會,拜登跟習近平在去年G20至少還會面了幾小時,而這也等於把舞台讓給美國向夥伴國表述。

中國經濟脆弱之際,引起各國關心在全球造成漣漪效應。拜登希望利用相對強勁的美國市場來達到目的。康貝爾直言,有鑑於有一些國家領導人出席了G20,以及有些領導人缺席,讓美國有「無法否認的機會」,「我們全心加強深化關係,至於中國為何沒來,就留給他們自己討論吧,這真的不關我們的事」。

拜登試圖更拉攏越南

拜登這次訪問河內,是美國試圖拉攏中國鄰國的最新動作。在過去五個月,拜登在白宮招待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這是過去10多年來第一次招待菲國領導人,此外,他還端出國宴招待印度總理莫迪,同時在大衛營舉行美日韓高峰會,象徵三國關係牢不可破。

美國在印太地區布局的最新動作就是與越南建立「全面性戰略夥伴關係」。根據熟悉此事的美國官員表示,這將會是越南最高層級的夥伴國,高於中國。

美國在越南要競爭的不只是中國,還包括俄羅斯。河內政府最近才跟俄羅斯軍購,而俄國是越南長期的軍火供應國。

白宮副國家安全顧問范納(Jon Finer)週日表示,拜登此次訪問,雖然沒有宣布美國和越南的軍火交易,但是美國和盟友國會提供越南武器,不要依賴俄國,越南也願意接受。

有鑑於越戰歷史,美國與越南的關係升級也具有重大意義。兩國已經從進行毀滅戰爭的死對頭,逐漸成為密切夥伴,儘管執政的仍然是當初把美國打得落花流水的越共。

拜登11日與越南國家主席武文賞(右)敬酒。路透社
拜登11日與越南國家主席武文賞(右)敬酒。路透社

當中國的經濟放緩,習近平加強軍事侵略力度之際,拜登希望讓美國看來是一個更有吸引力、更可靠的夥伴。在新德里,他的做法就是提出在全球一系列的基礎建設和發展計畫,跟中國抗衡。

越南也想要跟中國維持良好關係。習近平去年10月開始第三任之際,越共總書記阮富仲是第一位訪問中國的外國領導人。

越南即使避免惹怒中國,但出自經濟利益,還是逐漸向美國靠攏。越南與美國的貿易近幾年大幅增加,同時也想趁美國分散在中國的供應鏈之際,獲得更多的利益,同時也擔憂中國在南海的建軍。

記者會的尷尬時刻

現年80歲的拜登週日在河內舉行記者會時,還在回答問題,突然遭到白宮發言人尚皮耶(Karine Jean-Pierre)中斷。

當拜登在回答台下媒體大喊的問題時,尚皮耶上台把麥克風拿走,宣布「謝謝大家,今天記者會在此結束」,拜登還繼續待在台上回答問題,但台下聽不清楚。

拜登行程滿滿,難掩疲態,圖為11日在河內與越共總書記阮富仲會面。
拜登行程滿滿,難掩疲態,圖為11日在河內與越共總書記阮富仲會面。

拜登當時已經回答了5個問題,在尚皮耶上台之前,拜登說:「我告訴你,我不知道你要幹嘛,但我要上床了」。白宮在記者會一開始時宣布,拜登預計會回答5個問題。

不過拜登回答完5個問題還是不下台,繼續回答媒體詢問他跟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談了什麼,然後才被尚皮耶打斷。

在記者會上,拜登承認這次旋風行程的要求,一度開玩笑「這五天的環遊世界之旅沒有問題」,而在尚皮耶打斷他之前,他還漫無目的地解釋自己為什麼用「說謊的狗臉小馬士兵」,形容自己對於不願意承認氣候變遷的政客的感覺。

根據CNN稍早民調,有約4分之3的美民眾認為拜登的年齡,對他目前的身心勝任能力,以及他如果連任做完整個任期造成負面影響。拜登的支持者對他的年齡輕描淡寫,白宮則不斷強調,拜登還能應付累人的國際訪問行程,證明年齡並不是問題。

更多太報報導

看更多相關新聞
習近平「現在忙得不可開交」拜登會見李強:中國不會藉經濟困境犯台
習近平、普丁缺席G20 國際體系淪國際聯誼會?
分析:印度為最大贏家 習近平缺席如「開槍射自己的腳」
河內有底氣 對美中俄施展「竹子外交」
為美中關係建立規則 拜登:不想遏制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