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光守護臺灣山林 7年種下近13萬棵樹苗

圖說:日月光環境山林,在全臺林地種下顆顆希望的幼苗,日月光投控營運長吳田玉(右),今帶領幼稚園及國小小朋友、國中學生及日月光員工,在高雄市燕巢區林地,種下小樹苗。(圖片由財團法人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提供)
圖說:日月光環境山林,在全臺林地種下顆顆希望的幼苗,日月光投控營運長吳田玉(右),今帶領幼稚園及國小小朋友、國中學生及日月光員工,在高雄市燕巢區林地,種下小樹苗。(圖片由財團法人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提供)

【民眾網編輯方笙楠臺北報導】日月光投控、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為落實ESG(環境風險Environmental、社會風險Social,以及公司治理風險Governance),連續7年與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合作,在臺灣山林持續造林,提高環境變遷韌性且維護生物多樣性,累計已種下13萬棵各類樹苗。

日月光除生產過程中積極減碳外,也持續投入臺灣山地植樹造林行動,繼完成去年認養林業保育署南投分署、屏東分署國有林地造林計畫有成,在經約一年多的成長,樹苗最高已達2公尺以上;今年持續與2分署認養造林,建立良好林相,除減少水土流失,也能涵養水源,造就更優質的環境資源。

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與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於6月25日攜手合作,於高雄巿燕巢區旗山事業區第113林班舉辦植樹造林活動,邀請在地里民及燕巢國小與幼稚園、日月光三好幼兒園、圓富國中、日月光投控、日月光半導體高雄廠員工等逾百人共襄盛舉,在活動這天種下白千層等小樹苗,期待為地球減碳節能及永續環境盡一份心力。

此次認養自今年起至115年為期3年,由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捐助約622萬元經費,認養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旗山工作站轄旗山事業區第112、113林班,面積2.77公頃,種植5540株樹苗及南投分署臺中工作站轄草屯鎮新南埔段、水里工作站轄巒大事業區第74林班,面積6.86公頃,種植1萬6605株,認養面積合計9.63公頃,栽植肖楠、台灣杉、香杉、紅檜、九芎、桃花心木、白千層等樹種,預計將完成2萬2145棵樹苗的栽植撫育工作。

造林地鄰近燕巢田竂月世界,該地形為三面環山,自然生態豐富。此次認養樹種為考量該地土壤為泥岩土,搭配當地適合土壤及環境、氣候,栽植樹種選擇耐積水之九芎、桃花心木、白千層等,除可達水土保持功效,造林後的生態環境也可提供穿山甲、野兔或梅花鹿等物種棲息,讓參與學童能從小認識造林對環境的重要性,讓環境永續觀念能向下扎根。

日月光投控營運長吳田玉表示,種樹其實不是為了ESG,而是為了每一個人,日月光一直以來一直秉持著三好的精神,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種樹這件事就是做好事。到目前為止日月光栽種近13萬株樹苗,幾年內預計達成15萬,以此類推30年後將可達成40至50萬株造林成果。

圖說:日月光號召逾百人參與「環境山林 永續希望」邀請幼稚園、國小、國中的學子,都一同來參與,幼兒園由家長陪著孩子一同參與,親手種下樹苗,形成小幼苗種小幼苗深具意義的畫面 。(圖片由財團法人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提供)
圖說:日月光號召逾百人參與「環境山林 永續希望」邀請幼稚園、國小、國中的學子,都一同來參與,幼兒園由家長陪著孩子一同參與,親手種下樹苗,形成小幼苗種小幼苗深具意義的畫面 。(圖片由財團法人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提供)

吳田玉說,日月光投控將秉持永續經營這塊土地的精神,今天從幼稚園、國小、國中的學子都一同來參與,就是要讓他們認識自己的土地、愛護自己的土地,所以廣義的來說,也都能造福到我們自己,更能一直傳承這樣的永續教育觀念。

林業保育署屏東分署秘書張智強表示,非常感謝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對於環境的付出及努力,今年已經是與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合作造林的第四個案子。植樹地點位在國土綠網生態綠網區域的北高雄惡地丘陵淺山森林保育軸帶,是屏東分署推動泥岩惡地地質特殊地景環境保育、淺山動物保育及穿山甲等淺山動物侵擾改善,減少淺山野生動物路殺事件的重要地點。認養的這塊林地上本來是種果樹,對於林地水土保持功能有限,更新造林後,不管在水源涵養、生態廊道串連與動物通道建置、以及特殊地景保育推動都有正面效益。這裡同時也是土砂捍止保安林,編入保安林是為了控制青灰岩土壤風化等目的。

圓富國民中學達妮芙.伊斯坦大校長表示,讓偏鄉的孩子,有機會參與此次環保植樹活動,覺得非常有意義。圓富國中長期推廣減塑、環保、愛護環境理念,延伸到學校課程與各項活動中,去年也帶孩子去淨灘。下禮拜學期結束前,準備帶一、二年級孩子們,實地走訪回收集散地,形塑環保理念與了解回收的歷程。這次活動特別號召今年畢業生回來,一起共襄盛舉,為山林守護,也希望讓他們帶著這份理念,盡一份心力,讓愛永續。同時也感謝日月光,對偏鄉各項學習資源的補助,讓圓富學子受到滿滿的愛,學習無後顧之憂。

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結合力量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106年起陸續與屏東、羅東、南投、新竹及臺東分署認養造林。截至今年,日月光已在全臺各地認養造林面積達69.25公頃,累績總經費新臺幣2,409萬元,栽植株數達125,753株。為評估七年植樹造林成效,日月光委託中興大學柳婉郁教授,利用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2006年所提出之林木碳吸存量估算通式,將林木平均比重乘以林木樹幹部分之木材材積,後乘全株材積與幹材材積之比例轉換得林木生物量,林木生物量乘以林木之碳含量百分比,即為林木所固定之二氧化碳當量。計算106年至112年間新植造林碳匯量累積達3,194 tCO2e。造林有助減緩溫室效應、水土保持、淨化空氣品質,日月光也期望發揮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力,共同為守護臺灣美麗的山林環境與生物多樣性盡一份心力,用行動來守護臺灣這片土地。

圖說:日月光三好幼兒園大班學生,秉持著三好的精神,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一同攜手合作,希望種下的小樹苗能像他們一樣,茁壯成長。(圖片由財團法人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提供)
圖說:日月光三好幼兒園大班學生,秉持著三好的精神,存好心、做好事、說好話,一同攜手合作,希望種下的小樹苗能像他們一樣,茁壯成長。(圖片由財團法人日月光環保永續基金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