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官員訪美國洲際彈道飛彈基地 考察陸基核彈發射流程

2019年10月2日,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試射非武裝版的義勇兵三型洲際彈道飛彈。美聯社
2019年10月2日,美國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Vandenberg Air Force Base)試射非武裝版的義勇兵三型洲際彈道飛彈。美聯社


《日經亞洲》今天(6/18)報導,日本官員近日參訪了美國懷俄明州華倫空軍基地(Francis E. Warren Air Force Base),這是美國戰略飛彈與核武要地之一。美方向日本官員解釋了發射核彈的具體流程,專家也對媒體簡單解釋海陸空核武的優缺點。

《日經亞洲》報導,這次參訪行程是趁著13-14日在華倫空軍基地舉行美日擴大威懾對話期間進行的,也是在2010年創立這項安全對話後,首度帶日本官員參訪美國洲際彈道飛彈基地。

2022年6月在喬治亞州國王灣海軍基地(Kings Bay Naval Base)進行擴大威懾對話期間,美國曾帶日本官員登上俄亥俄級彈道飛彈潛艦馬里蘭號(USS Maryland);2023年6月則是帶日方參訪了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Whiteman Air Force Base)的一架B-2戰略轟炸機。

這次是首度公開美國核武的陸上基地。據信,美方刻意公開這些參訪行程,就是在向中國、俄羅斯、北韓等對手發出訊息,欲彰顯美國的核保護傘已經建立、且正在運作。

日本防衛省和外務省官員聽取了美國陸基洲際彈道飛彈的介紹,並參觀了發射飛彈流程的訓練器。

只有美國總統才能下令發射戰略飛彈。命令傳到發射控制室後,操作人員必須先驗證這道命令是否合法,然後使用2個鑰匙來啟動發射器;據俄亥俄州一個除役的核武控制室展示,不可能有單一人員可以同時轉動這2個插入鑰匙孔的密鑰,因為2個開關至少相隔12呎(約3.7公尺)遠。

一旦啟動發射,就無法撤銷發射指令。這些洲際飛彈可以在30分鐘內打到全球任何一個地方。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科學與全球安全專案學者菲利浦(Sebastien Philippe)表示,「據說,陸基的洲際彈道飛彈是核三位一體當中,發射最迅速的一種」。據美國國會研究處(CRS),啟動發射後,陸基洲際彈道飛彈會在2分鐘之內升空,如果是潛艦的話,需要15分鐘才會射出。

但菲利浦也指出,陸基核彈是核三位一體當中最脆弱的,因為衛星就能從太空拍攝到發射窖,對手完全知道美國的三個陸上核武基地在哪裡:懷俄明州、蒙大拿州、北達科他州。

菲利浦表示,洲際彈道飛彈發射窖最可能受到敵軍第一波打擊,因此發射程序必須跑得最快,「你會希望它們在被摧毀之前就先把飛彈都射出去」。

菲利浦說,從成本角度來看,陸基洲際彈道飛彈也是目前最具有爭議性的,因為美國正打算用「哨兵」(Sentinel)洲際彈道飛彈系統全面取代現有的義勇兵三型(Minuteman III),但所費不貲,空軍今年1月向國會報告,預計這項計畫在未來10年內會花費1300億美元(約4.2兆元),遠超過原本預期的上限960億美元(約3.1兆元)。

菲利浦認為,與其更換陸基飛彈系統,多造幾艘新一代哥倫比亞級(Columbia-class)飛彈潛艦可能更有作用,美國目前計畫新建造12艘,建議再增加;或者多造幾架B-21轟炸機,花費可能還只是哨兵洲際彈道飛彈系統成本的零頭。

更多太報報導
北約秘書長:中國若不改變對俄羅斯發動戰爭的支持 應付出代價
若川普重返白宮 美前國安顧問:應徹底脫鉤中國、恢復核武測試
瑞典智庫:中國核彈頭今年達到500枚 可能已首度部署24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