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推跨世代同居增進交流 年輕房客陪長者聊天建立連結

獨居老人不再是少數,日本國立社會保障人口問題研究所12日發布最新報告,推估到了2050年,日本47都道府縣中有32道府縣的獨居老人戶比例會超過2成,也就是每5個家庭中就有1戶是獨居老人。

他們未來的生活安全,以及如何不讓年長者孤獨與孤立的問題惡化,已成了日本社會面臨的一大挑戰。

而身為全球最資深的超高齡國家,日本多年以來採取各項措施因應,包括AI人工智慧機器人輔助、老年與青年共居以及社區活動場所的普及,希望提升老年生活的品質。

AI長照機器與77歲年長者對話,「您有吃晚上的藥嗎?(有。)」

AI人工智慧機器輔助長照是標準配備,這項科技工具可督促年長者定時吃飯吃藥,也能將他們的生活資料與社福單位,或者不住在一起的家人共享。如果老人家太久沒跟機器互動,社福單位人員就會進行確認,而除了實用,AI機器人也有感性的一面。

77歲年長者表示,「當我要睡時我說晚安,然後機器就會播放睡前音樂與動畫,就是這個。因為自己一個人住,所以沒有人可以說話,因此和機器人的對話,變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老人和小孩一樣需要陪伴,但是AI互動仍然有極限。為了不讓年長者與社會隔絕,日本開始出現不同型態的「家庭」,成員不是有血緣關係的家人,而是租客或者朋友,就像另類的「多元成家」。

19歲大學生租客表示,「每天早上都為我做健康飲品,真的是非常感謝。」

東京一名82歲的獨居老先生將自家空房便宜租給19歲的大學生,大學生每月只需繳3萬日元房租、約台幣6200元,以及簽署同意書確保兩人可以和平相處。兩人平時會在公共空間互動,但都有自己的房間,保有私人空間。

82歲獨居房東指出,「當租客把房門關起來時我就不會去特別吵他 ,說些不必要或不急著說的話,如果想表達感謝之意,我會在這裡寫上。」

兩人也達成共識,大學生每週或兩週會撥出時間與房東在晚上聊天。對獨居的房東來說,不但可以維持與人交流的機會,他也覺得跟年輕人互動是讓他保持年輕的因素之一,相差63歲的跨世代同居相處愉快。

NPO共生共活代表石橋瑛子說明,「最怕的還是完全與社會隔絕,在血緣與地緣關係逐漸淡薄的情況下,我們需要建立新的連結。」

社區的集會場所也有助於建立人與人的連結,獨居老人和小孩齊聚一堂,在獨自生活的同時又能維持人際互動。

獨居者分享,「我一個人住,來這裡真的很開心。」

經營這類交流場所的濱野先生指出,來這些場所提供幫助的人不只是外來者,更多是當地的80多歲老太太,因為有他們的積極參與才能讓這類的活動持續下去。一般人眼中的弱勢族群其實不只接受援助,也能做出自己的貢獻。

濱野總共經營9個活動場所,彼此距離都不會太遠,包括小學生的課後空間等等,讓小孩和老人互動互利,不讓誰被拋下。

聚會場所經營者濱野將行認為,「獨居沒有什麼不好,但是提供一個環境,讓每個人都不覺得孤獨是很重要的,讓獨居者可以與人連結,即便自己住遇到問題也有人可以讓他們傾訴。」

當社會認為獨居不再是負面詞彙,而是另一種生活模式時,或許才能以更健康的方式去找尋解答。

而台灣2025年將跟進日本邁入超高齡社會。根據內政部今(2024)年6月發布的資料,截至2023年6月,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約418.8萬人,其中獨居者佔了23.3%。

台灣若能積極從日本案例中汲取經驗,或許可提早準備,打造對年長者友善的社會。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紅葉部落族人發起養雞計畫 獨居老人賣蛋自給自足
全台逾51萬孤老宅 北北基宜近32.5萬老人居住自理